i第8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单元概览】本单元时间段上起鸦片战争,下至新中国成立,讲述了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曲折历史。“反侵略”与“求民主”是本单元的两条主线,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史实、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终于实现了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1840—1900年间,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获取系列特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中国的沉沦,农民阶级先后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均以失败告终。20世纪初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顶峰。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专题结构】列强砂战「册碍年做清时期)的五次侵华战争夕」超丰I1531-1945年(民国时期)的日本侵华战争巾囲申主苗亠『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屮」内土卑叩I新: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爭【考试说明】(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命题规律】本讲内容高考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全国卷高考近3年常有涉及,主要以不平等条约内容及反映的时代特征为命题切入口。【命题趋势】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可能性较大。从考查内容看,《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依然值得关注,以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视野来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比较重要,中日关系一直是社会热点,相关史实要继续关注,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1.背景(1)根本原因ii①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②国内:清政府腐败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直接原因①走私鸦片: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②禁烟运动: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发动侵华战争。2.过程(1)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接着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3)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屈辱求和。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4.影响(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2.过程(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法国加入。(2)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条约内容iii《天津条约》(1858年)(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4)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北京条约》(I860年)(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影响(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轻巧记忆】两次鸦片战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四”(1)一个目的:打开中国市场。(2)两次战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3)三大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4)四项侵权:割地、赔款、开埠、特权。(5)四大变化:主权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冲击了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开始向西方学习;社会习俗日趋近代化。【概念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在政治上表现为丧失了部分主权,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