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综合知识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2)量变质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3、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自愿让渡的原则。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二、毛泽东思想5、毛泽东思想。(★★★★)形成:萌芽和初步形成的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成熟发展时期(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继续发展和渐臻丰满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一步发展时期。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等。群众路线:(1)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五位一体;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四化”发展战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部分:法律相关知识一、法律基础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特定人的权利;监督权利。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3、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关系的制度;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的制度;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二、相关法律法规4、刑法(★★)刑法;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侵犯著作权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虚假广告罪;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