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濮阳市清丰县供水配套工程施工01标绿城路顶管透水现象处理专项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I河南水建集团有限公司清丰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施工I标项目部二O一^年三月目录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1绿城路顶管工程概况1.2绿城路顶管透水情况2编制依据3施工方法3.1下井作业准备3.2雨水涵封堵及拆除3.3积水抽排3.4雨水涵修复4人员、机械设备投入计划4.1人员配备情况4.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5施工进度计划6质量控制及要求7文明施工、环保和文物保护措施7.1文明施工措施7.2环保措施7.3文物保护措施8应急预案8.1应急组织机构8.2应急物资8.3常见应急措施8.3.1井下作业应急措施8.3.2安全事故应急措施8.3.3现场急救步骤8.3.4事故调查、处理方法绿城路顶管透水现象处理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绿城路顶管工程概况绿城路顶管施工起点桩号B0+016.918,终点桩号B0+092.918,顶进长度76m,管径DN2200,绿城路路面高程53.380m,在绿城路南、北两侧各有1道雨水涵,雨水涵基础底高程分别为:47.124m、46.600m,雨水涵为砖混结构,底部10cm厚素混凝土垫层,底板为29cm厚现浇C20钢筋混凝土,两侧砌筑37砖墙,顶部为C20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雨水涵内部结构尺寸为:2.2m(宽)X1.6m(高)。顶管管中心线高程42.120m,管顶高程43.641m,顶管管顶距雨水涵管底高度分别为:南侧3.483m、北侧2.959m,距路面深度9.739m。工程地质情况:据招标设计阶段《地质报告》显示:绿城路顶管施工土层主要为低液限粉土,工作区土层分布较稳定均一,管底高程无地下水。1.2绿城路顶管透水情况我项目部于2017年2月27日开始进行绿城路顶进施工,因现场条件限制,顶管由下游(B0+092.918)向上游方向顶进。顶进过程中,测量人员跟踪测量轴线及高程偏差,及时进行纠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控制。2017年3月3日20时40分,在绿城路顶管(B0+016.918〜B0+092.918)施工过程中,当顶管机头(长1.6m)顶进至26.9m(桩号B0+066.018)时,在顶管机头与第一节顶管接头(桩号B0+067.618)处上部发生透水现象,且出水量有增大趋势,出现险情。为避免险情严重化、机械设备淹没等损失,我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抢险。事发当晚(2017年3月3日),我项目部在发现透水后1小时内,通过电话联系将现场情况向发包人、监理人进行了报告,发包人、质监站、监理机构的代表人随即来到现场查看险情。当晚量测雨水涵内水面高程约为50.3m。至透水现象发生时,工作坑内共吊放入顶管管道14节(单根顶管长2m),其中1〜12节已全部顶入,第13节已顶进1.3m,外露0.7m,第14节管道已安放在导轨上,共计顶入长度:2m(单根长)X12根+1.3m+1.6m(机头长)=26.9m。由于出水量迅速增大,虽经我部全力抢险,仍有部分设备、材料被水淹没。经发包人、质监站、监理、施工四方人员现场查看,及根据淹没顶管工作坑的水质情况,初步判断本次透水情况极有可能是由绿城路北侧的雨水涵发生透水所致。2017年3月4日顶管工作坑内水位已基本稳定,水面高程约为49.2m,较雨水涵水面高程(50.3m)低1.1m。上午8:00发包人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发包人、质监站、监理、施工四方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对现场情况进行更深入了解,分析险情,研究修复措施。2017年3月6日上午6:00,在顶管透水部位正上方的绿城路北侧绿化带发生土方塌陷现象,塌陷坑顶面位于绿化带内,坑口平面约为4mX4m,坑壁周边土体也存在坍塌现象,由塌陷坑口向下可见雨水涵内水面。2017年3月7日,清丰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管理局在濮阳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关于绿城路顶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透水问题处理专家咨询会议。根据会议形成的专家咨询意见,后经我部多方了解和实地探查,特编制此方案。2编制依据2.1《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濮阳市清丰县供水配套工程施工01标关于绿城路顶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透水问题处理专家咨询意见》;2.2《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2.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2.4《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6《土坝灌浆技术规范》SL564-2014;2.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