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粮收购市场监督检查时的汇报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首先,我代表县粮食局,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将前一阶段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向各位作一简单的汇报,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的汇报共分夯实执法基础、开展执法实践、面临执法难题、完善执法思路四个部分。先汇报第一个方面:夯实执法基础自《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我们紧紧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努力夯实执法基础,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用足载体,宣传造势。我们以首批收购许可证发放、“世界粮食日”、《条例》颁布纪念日等活动为契机,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和《xxx粮食》、《粮食行业信息》等自办刊物,采取电视字幕、张贴公告、悬挂横幅、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进行宣传造势。累计在全县主要镇区张拉过街横幅200多条,印发《为民手册》500多份,张贴《通告》2000份。同时在有关媒体上全面解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律法规,赢得了社会各界对依法管粮的认知认同与支持配合。2、健全组织,完善网络。按照“四专”要求,成立了由分管县长担任组长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积极申请行政执法职能和人员编制,成立监督检查科,并调整充实了监督检查专职人员。全县15个镇均明确了1名分管领导和1~2名协管员。今年8月份,又建立了以分管所长为组长的基层信息网络。为切实提高监管水平,我们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涉粮法律法规,尤其突出了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工作,先后分三批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全省粮食流通执法培训,共有10人经考试合格,获得执法资格。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我们起草并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七个部门联合会签后,由县政府办批转下发了《粮食流通第1页共6页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意见》,对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工作目标、责任部门以及经费来源等一一进行了明确。同时落实了由领导组全体成员参加的联席会制度,健全了《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行政执法实施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行为规范》、《粮食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粮食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举报受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开始步入了长效管理的轨道。4、把严关口,依法准入。我们从工商部门资料库中调集全县粮食收购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单,比对营业执照和粮食收购许可证领取名册,基本掌握了全县粮食流通监督主体对象及运行情况。同时,按照《条例》要求,对申报粮食收购许可资格的所需材料及办理程序等在有关媒体上进行了公示。在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过程中,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根据核查情况,逐一对照审核条件,依法把好审批发证关。至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审批粮食收购主体93家,其中法人42家,个体工商户51家,为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夯实了工作基础。下面,我汇报第二个方面:开展执法实践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做到“事前有方案,事中有规范,事后有总结”,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多次执法实践活动。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就已组织各类粮食行政执法检查32次,出动128人次,被检查对象92个。具体开展了三个方面的执法检查:第一,夏、秋两季联合执法检查。夏、秋两季是我县粮食收购市场最为活跃的时期,我们将之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了精心实施。2005年秋粮收购期间,我们与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联手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的不规范或违法经营行为,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共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3份,查封非法收购粮食价值2.8万元。今年托市收购期间,为确保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我们再次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检查内容涉及公示制度执行情况、质价政策执行情况、售粮款支付情况、基础工作扎实情况等八个方面,根据检查情况共发放整改通知书4份,对无证无照的第2页共6页船只收购点、路边收购点等进行了整治,责令其停止收购,并尽快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对一户无证经营户由工商部门扣款2000元。今年秋粮上市以来,我县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