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必修课xxxxxx助xxx教学设计课程名称课程类型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行课时间教案设计课题名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功能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课时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第三版《教育学基础》-第二章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这一课主要讲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概念以及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本节课主要为厘清教育学基本问题,为后期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做好铺垫。参考资料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3•费孝通著《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学情分析1•学生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发展较为成熟,能够正确地认识、体验和评价自身及周围的世界;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性、自觉性、自我调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一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尚待提高。2•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本门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学生已经基本有了对师范教育的模糊认识,也有师范生阶段教师基本功的训练,部分课程也涉及教育学相关内容。在讲述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教育及教育学的认识、产生、发展以及它的价值,对教育功能及个体发展也已经有了基本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两大表现。2•理解“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含义。3•理解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统一的。能力目标运用教育功能的原理,尝试提出影响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具体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教育与人的发展,正确看待教育在影响个体方面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教学重点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功能教学难点理解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统一的教学方法理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教学流程课堂导入8分钟;讲授新课(厘清核心概念)、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点评34分钟;课堂总结3分钟。具体的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后反思视频导入设置情景教师:同学们,你们刷抖音、刷微博、刷新闻的时候,是否有时总感觉社会氛围中好像弥漫着种“读书无用论”的调子,有时候可能我们也在质疑自己的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在自问:教育是否有用呢?我们先来看个视频。(播放五分钟的演讲视频《教育的意义》)看了这个视频,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感慨万千,有自己的观点想表达,那么,请同学们围绕此问题思考:教育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究竟能干什么?教育为什么要存在?学生:同桌讨论。要解析这一系列直扣内心的问题,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授课内容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教育的作用。同桌讨论做汇报通过身边事例及视频进行导入,同学们易于理解,同时能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同学们思考,自然过渡到新课一、教育对个体的独特价值杜威先生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中论述了学校教育的独特优势,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四方面,这四点表述或许可以帮助你解答前面的困惑。部分同学的解读也对应了这四点。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2•提升个体发展的速度3.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4.唤醒个体生命的自觉探讨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学主要从两大方面去论述,一是人的社会化,二是个性化,而这小组讨论讲授新知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需要先厘清核心概念,然后再去评述。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概念(一)社会化的含义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类本质时,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所在。社会化是个体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这一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个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社会互动,学习和掌握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规范和经验,适应社会生活并为社会所接受,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包括政治、社会伦理、性别角色、语言等的社会化。(举例狼孩的故事)(二)个性化的含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