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意图一提到写老师,有人会觉得不够新鲜,缺少难度,说过去有人写过,小学生也写过。诚然,许多人小学时就写过自己的老师,可是许多人成名之后还写自己的老师。这说明这个题目可易可难、可浅可深,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会对老师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不同时代的老师会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是常写常新。这一单元在写法上要求注意记叙的角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记叙的人称,其实,运用不同的人称也就是采取不同的角度,只是角度的含义更宽泛。例如,同样运用第一人称,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可以是讲故事的旁观者,也可以是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人物,还可以是作品里的多个人物(多元第一人称)。这次作文让学生认识记叙可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教学建议一、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含义,不能不加分析地沿用前人的说法。赞颂老师,要引导学生写出教师的时代特点。二、在向学生介绍不同记叙角度时,要结合具体作品讲清不同角度的利弊,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要用得适当,切不可不看需要而玩弄技巧。三、除了“写作练习”提供的参考题目,如果学生写过老师,也可以变换角度,改写过去的作文。有关资料一、例文借鉴毛泽东给徐特立的信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被降服了。而在有些人面前呢?却做了畏葸不前的借口。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你是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而在有些人他们心之某一角落,却不免藏着一些腌腌臜臜的东西。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而在有些人却似乎以脱离群众为快乐。你是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而在有些人却似乎认为纪律只是束缚人家的,自己并不包括在内。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而在有些人则只愿意拣轻松事做,遇到担当责任的关头就躲避了。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当你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写这封信祝贺你,愿你健康,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此致革命的敬礼!毛泽东一九三七年一月三十日于延安注释: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1913年—1919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期间,毛泽东曾在那里求学。[编者说]当时毛泽东同志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对于20年前教过自己的徐特立同志仍然尊为“先生”(老师),这更显示了毛泽东同志人格的伟大。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在与党内一些同志的对比中表现了徐特立同志的崇高思想和独特个性。在说话的角度上采用的是第二人称,也就是站在人物的对面说话,这当然是书信体的需要;采取这种角度,也更便于表达赞颂的情感。二、学生作文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尤奋林老师,我总是想起你,也许,是因为你的独特。你刚任我们班主任的那一天,教室里54双眼睛疑惑地看着你,54颗心各有各的担心。你讲话了,讲得那样风趣:“我姓王名晚生。名字是父母赐给我的爱心。我是一个小晚孩子,父亲38岁时才捡得的。我今年已经44岁⋯⋯”你没有笑,我们也没有笑,可谁都觉得怪,互相看着暗暗地笑:这把年纪的人,还这样冲动、真诚、坦率!那一天,你的心情一定很沉重──我们班是个有名的“差班”,你却满有信心地说:“我这个人既往不咎,一切从现在开始,过去的让它永远过去。人类生活的进程就是这样。相信你们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学们觉得新鲜,记在心里。确实,我想起你,是因为你的独特。或许,因为你给生活以“诗”的总结,揭示出层层哲理。你说你的教学方针是:十二字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