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制取氧气》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1.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2.短时间内储存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A.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B.瓶口朝上,盖玻璃片C.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D.瓶口朝下,盖玻璃片3.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4.某同学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过程中,发生了试管破裂现象,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下列各项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⑥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5.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7.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不能用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是()A.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氧气B.用②⑤制取并收集氧气C.用②④制取并收集氧气D.用①③制取并收集氧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9.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2)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①______,②______;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①______,②______.(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B.加热试管C.检查装置气密性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E.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4)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5)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6)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______.(7)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_,再______;以防止______.(8)如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10.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______.(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需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______;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3)若要组装一套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填字母,写一种组合即可).(4)某同学用上述(2)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1.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分离空气B.加热高锰酸钾C.分解过氧化氢D.______(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时,再开始收集。(4)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