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2.3制取氧气一、学习目标:1.掌握制取氧气的脸两种方法: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2.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3.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二、自主探究:(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1)过氧化氢:(2)高锰酸钾:(3)氯酸钾:催化剂:分解反应:2.实验装置:【观察】(1)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方法来制取氧气?(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实验步骤:(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⑴查:检查装置气密性;⑵装:装药品;⑶定:固定装置;注:将集气瓶注满水倒放入水槽中⑷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⑸收:收集气体;⑹离:从水中撤离导管;⑺熄:熄灭酒精灯。【讨论交流】(1)加入药品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如何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什么在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5)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6)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7)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8)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二)工业上制取O21.原理:2.方法:3.工业上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课堂小结】氧气制法实验室制法实验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实验步骤: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注意事项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甲乙乙空气()()降温加压升温-196℃液态氧升温-183℃()第2页共3页三、达标检测【课堂练习】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蜡烛燃烧D.粗盐提纯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如下: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内并用带有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⑤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才能进行收集氧气,⑥把导气管移出水面,⑦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位置固定试管。正确的操作顺序的序号是__________【中考直通车】6.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某些气体(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2)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上述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4)如果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理由;②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理由。ABCDE【拓展延伸】8.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2)可以用如上图甲图所示的收集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3)右图乙图所示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甲图中的发生装置与之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