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局做好就业再就业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36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6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金政发[20*]1*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强工兴市”战略,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开发就业岗位,着力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二)主要任务。巩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果,增强就业稳定性;认真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失业调控,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和就业再就业长效帮扶机制。(三)主要目标。20*年至2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1000人;组织6000名城镇失业人员、24000名农村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四)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1、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在制定涉及全市性的经济社会政策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第1页共9页目时,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在注重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加快服务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2、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强工兴市”战略,加快经济开发区及梅江、游埠、马涧、女埠四个工业园建设,提高就地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3、大力开发服务业和社区就业岗位。在镇乡、街道设立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发社区文化、就医、抚老、健身、配送、饮食等便民服务项目岗位和保洁、保绿、保安、保序等利民公益性岗位,开展辖区内的各项就业服务工作。4、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进一步加强跨地区劳务协作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境外劳务输出。5、继续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引导各类人员通过来料加工、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实现就业。发展劳务派遣就业,增强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稳定性。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五)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人员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其中税收扶持政策的对象范围按国发[20*]36号文件规定执行。1、下列人员可申领《再就业优惠证》。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事业单位的下岗失业人员;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事业单位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失业人员;城镇其他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人员(即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城镇失业6个月以上有抚养义务的单亲家庭、夫妻双失业的失业人员。2、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第2页共9页拿、按摩、网吧、氧吧等除外),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经劳动就业部门确认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限制的行业同上),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交纳的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