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体格检查概念: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简单的检查工具(如听诊器、叩诊锤等)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一、视诊•二、触诊•三、叩诊•四、听诊•五、嗅诊一、视诊•概念: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一)视诊内容:•局部状况:皮肤颜色、舌苔、头、颈、胸廓、腹形、四肢等。•全身状况:发育、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等。•(二)视诊注意事项•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侧面来的光线观察搏动、蠕动、肿物轮廓更清楚。•特殊部位检查需用仪器设备。二、触诊•概念: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一)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如关节、软组织、动脉、静脉、神经、阴囊等。•(二)深部触诊法•1.深部滑行触诊法:以并拢的2—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脏器或包块。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检查。二、触诊方法•2.双手触诊法: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后部,右手在前腹壁进行触诊。多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3.深压触诊法:以拇指或并拢的2—3个手指逐渐深压。如探测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等。•4.冲击触诊法: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一定角度置于腹壁相应的部位,做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适用于大量腹水时触诊肝脾。(如图)冲击触诊法示意图(二)触诊注意事项•1.取得病人合作。•2.检查下腹部时,应嘱病人排尿。•3.触诊时,病人腹部应放松。•4.边触边想、边想边触。三、叩诊•概念: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产生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一)叩诊方法•直接叩诊法:用右手中部2-5指并拢的手指掌面或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查的部位,措产生的反响和指下的振动感来判断病情。•间接叩诊法:用右手中指端叩左手第二指前端并与其垂直。以腕关节活动为主。每次只需叩击2—3下。间接叩诊法示意图(二)叩诊音•清音:见于正常人肺部•鼓音:正常人胃泡区,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内大空洞,气胸、气腹等。•过清音:见于肺气肿。•浊音:见于正常人心或肝被肺边缘所覆盖的部分,病理状态下,如肺炎。•实音:见于正常人实质性的心脏或肝脏。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三)叩诊注意事项•1.病人可采取不同的体位。•2.被检查部位充分暴露。•3.双侧对比。四、听诊•概念: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一)听诊方法•1.直接听诊法:•2.间接听诊法:间接听诊法示意图(三)听诊注意事项•1.环境安静。•2.检查听诊器。•3.钟型体件与皮肤不应接触太紧,膜型体件与皮肤紧密接触。•4.不能隔衣听诊。五、嗅诊•概念: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一)嗅诊方法•将病人的气味扇向自己的鼻孔。•(二)异常气味•呼吸气味,汗液味、痰液味、脓液味、呕吐物味、粪便味、尿液味。第二部分一般检查一般检查对于了解病人的全身状况、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他以视诊观察为主要检查方法,有时需配合应用触诊或借助于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等进行检查。一般检查的内容有性别、年龄、生命体征、发育与体型、营养、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和淋巴结。全身状态检查一、性别二、年龄三、生命体征生命体征(vitalsign)是评估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它是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体温(temperature)体温测量与正常范围测量体温的方法有三种:(1)口测法:正常值为36.3℃~37.2℃(2)肛测法:正常值为36.5℃~37.7℃(3)腋测法:正常值为36℃~37℃(二)脉搏(pulse)触诊桡动脉搏动情况,应注意其频率、节律、强弱以及呼吸对它的影响等。检查者将一手示、中、环指并拢,并将其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进手腕处,以适当压力触摸桡动脉搏动,至少30秒,并计算出每分钟搏动次数。脉率可因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状态等不同而有所波动,正常脉率为60~100次/分。(三)呼吸(respiration)应注意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