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党委加强村级组建汇报材料与党委半年工作总结3篇汇编党委加强村级组建汇报材料一、着眼于落实主体地位、壮大党的力量,大力加强基本队伍建设基本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体。镇委把工作重点放在基本队伍建设上,紧紧抓住党员队伍、基层干部队伍以及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下大力改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养,着力激活这个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最活跃的“第一要素”。(一)实施领头雁工程,抓班子、强队伍。年换届选举前,镇委组织五个考察专班对22个村两委班子开展“两述两评”考察(即述职述廉,群众测评、组织考评),在换届选举前提前介入,积极引导,为选好配强村级班子争取主动。如个别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涣散无力,通过“两述两评”后党委的引导,村两委班子得到优化。在换届选举中,有2名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入选村干部,其中1人担任村书记、主任,为村级班子增添了活力。经过换届选举,扫除了软弱涣的村级班子。22个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2岁,最大54岁,最小32岁。(二)拓宽视野,创新方法,加大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力度。做好进展党员工作,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注重从优秀回乡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中培育入党积极分子,进展党员。年—年,我镇共进展农村党员44名,其中进展外出务工人员及务工返乡人员20名,占进展农村党员的46%;实施“一村一名年轻党员”计划,保证每个村每年至少进展一名35岁左右的年轻党员;实施培育入党积极分子“1+2”计划,即要求每进展一名党员,同时培育两名入党积极分子。严格程序,坚持标准,保证进展党员的质量;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第1页共1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程”,拉近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探究建立了镇、村、就业单位三级联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保证全镇78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为20多名异地就业、退休返乡、迁移居住的党员接转组织关系,保证每名党员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实施“三培育”工程,激活农村人才培育源头。镇委从人才工作大局出发,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农村有用人才的发掘培育、示范带动,大力实施把优秀返乡青年培育成农村有用人才,把优秀农村有用人才培育成共产党员,把党员有用人才培育成村“两委”成员的返乡青年“三培育”工程,激活了农村人才培育源头,先后从返乡青年中培育农村有用人才85人,其中30人被吸纳进党组织,有53人进入现任村干部和后备干部行列。(四)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养。以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为契机,组织基层干部、农村党员仔细学习科学进展观理论,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全年镇委共组织村干部集中学习10场次,其中镇委邀请市委党校老师、市有关单位领导进行集中专题辅导3次。镇委还先后安排22名村支部书记到市委党校开展科学进展观专题培训,2名村书记到宜昌市委党校培训学习十七届四中、科学进展观理论。通过多方式的培训学习,村干部引领、服务科学进展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二、着眼于开展工作有场所、发挥作用有平台,大力加强基本阵地建设基本阵地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党员接受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也是把党员和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的重要物质依托。镇委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问题。镇实行上级财政拨款、镇财政补助、村级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支持村级场所建设。目前投资180万元的烟墩包村村委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规划选址,现已进第2页共15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入建设阶段。镇委还根据覃家坡、九龙两个支部的申请,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从镇财政分别支持两村各5万元新建村级办公场所。镇还出资近2万元支持屈店、金湖等村完成示范点建设。对现村级办公场所陈旧、不能满足办公需要的村委会,镇委积极筹措资金,力争在XX年前完成整改。目前,桃花当村村级场所整修工程全部结束,覃家坡、九龙两村办公场所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二)加速完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年,镇出资1.6万元为全镇所有村(居委会)配齐电视机,确保了全镇24个现代远程教学平台全部建设到位并投入正常使用,搭建起了基层党员群众学习理论科技、丰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