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叫化学反应的速率。符号:v,单位:mol/(L·min)、mol/(L·s)、mol/(L·h)。化学反应的速率的表达式:v(A)=化学反应的速率的计算规律:不同物质表示的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注意:化学反应的速率均为正值,没有负值。化学反应的速率通常指的是平均速率。对于有纯液体、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不用其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纯液体、纯固体浓度恒定)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数值可能不同。所以,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物质。二、有效碰撞理论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要想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则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必须断裂,而化学键的断裂是通过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碰撞来实现的。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有效碰撞的充分条件:即具有足够的能量又具有合适的取向。活化分子和活化能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分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是由于他们的能量高,发生碰撞时,能够克服相撞分子之间的排斥力,破坏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反应物分子的破坏,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活化能:普通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的最低能量。普通分子+活化能活化活化分子活化能与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状的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快。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化学键的强弱,化学性质等)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⑴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注意:对于纯液体、纯固体物质,可认为其浓度为“常数”,他们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固体颗粒越小,其表面积越大,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所以加快反应速率。⑵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来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气体的压强,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就是增加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注意: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压强的改变原因。①恒温时,增加压强体积缩小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加快②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总压强增加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强增加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③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加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固体,液体或溶液的体积影响较小,可认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使每一个分子的能量都增大。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注意: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一般,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大,也更易于控制,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增加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⑷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使更多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的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数目,以及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总结:活化能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活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