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走进历史故事——《卧薪尝胆》教学案例与反思金湖学校马明明语文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建设开放性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新颖性和基础性相结合,是值得探讨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卧薪尝胆》,是一篇历史故事,让我想到了儿时经常看的连环画。在这次课堂中,结合连环画,走进历史故事。案例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卧薪尝胆)师:齐读。生:卧薪尝胆。师:老师要检查下你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谁能说一下题目中的“卧”“薪”“尝”分别是什么意思?生1:卧是睡的意思。生2:薪是柴草的意思。生3:尝,本来有尝试的意思,但是在卧薪尝胆中,是用舌头舔一舔的意思。师:同学们看过连环画吗?生:(好奇的样子)老师,这和我们这篇课文有关系吗?师:先别急,其实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过程。生:(似乎有点明白)咦,老师,卧薪尝胆是个历史故事,老师你不会是想用连环画给我们上这节课吧。师:(微笑)答对了,今天我们就用连环画来继续学习《卧薪尝胆》。大家想试试吗?生:(高兴地)好!(老师打开课件)【评】学生看着白板上的连环画,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师:同学们,这里有34张连环画,请大家仔细看看。然后,说一说,每一幅连环画讲了什么故事?(观察幻灯片4)1生1:这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地图,吴国和越国都想着征服对方。师:是的,请大家在文中找出与连环画对应的句子,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观察幻灯片5到8)生: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只好向吴王求和,可是骄傲的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还是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师:我们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下。听到有的同学说,兵败求和。(板书:兵败求和)师:我们想想一下,如果自己就是越王,来到吴国后,我会怎么和夫差说呢?夫差又是什么态度呢?小组内可以讨论一下,演一演。(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四个人一小组演一演,一位同学扮演夫差,一位同学扮演勾践,二位同学扮演吴国的大臣。同学们,都很投入,反复的尝试,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师:哪一个小组先来演一演,其他小组来当小评委。(选出一组同学)生1(勾践):吴王殿下,您治国有方,训练出那么厉害的军队,这一次我们越国失败了,我愿意臣服于您。生2(大臣1):(迫不及待的说)大王,请慎重。生3(夫差):(不理会臣子)你继续说。生1(勾践):为了表示我对您的诚意,我愿意和夫人一起来到这里当奴仆。生4(大臣2):大王,不能相信他们,里面必定有诈,请大王出兵灭掉吴国,免除后患。生3(夫差):(翻眼看了下大臣)人家越王那么有诚意,而且我国已经胜利了,不用担心(哈哈哈)【评】这一活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掌声响起)师:小评委们,你们点评下吧。生:他们四位同学表演的很精彩,让我们看到了骄傲的吴王和忍辱负重的勾践。师:忍辱负重,这个词语用的好?大家能读出勾践的忍辱负重和夫差的骄傲吗?(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评】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2师:勾践是怎么忍辱负重的,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勾践和夫人来到吴国后的情况,我们继续来欣赏下面的连环画。(观察幻灯片9到20)生:这一组连环画告诉我们,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师:(指着连环画)你们看勾践夫妇穿的是——生:粗布衣师:(指着连环画)住的是——生:石头房师:(指着连环画)做的是——生: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师:大家想象下,勾践平时吃什么?生1:剩饭、剩菜。生2:稀饭。师:连环画中,还告诉我们课文中没有提到的一点,你们看吴王的生活如何?生1:享受生2:奢侈师:勾践呢?生:(小声地说)屈辱。师:连环画中,勾践来到了这面破墙前,他在想什么?生1:在想着自己是个君主,竟然过这样的生活。生2:在想他一定要回国,到时候重新再来。师:勾践的心情如何?生:(一些同学做出伤心的表情)伤心师:大家能读出伤心的语气吗?(齐读第三自然段)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在吴国受尽屈辱的这些日子会让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