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Hypertension)原发性高血压定义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以血压升高(收缩压≥以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140mmHg和(或)舒张压和(或)舒张压≥≥90mmHg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类别类别JNC7JNC7(美国)(美国)欧洲欧洲中国中国理想血压理想血压<120<120和和<80<80正常血压正常血压<120<120和和<80<80120-129120-129或或80-8580-85<120<120和和<80<80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120-139120-139或或80-8980-89130-139130-139或或80-8980-89120-139120-139或或80-8980-89高血压高血压11级级140-159140-159或或90-9990-99140-159140-159或或90-9990-99140-159140-159或或90-9990-9922级级≥≥160160或或100100160-179160-179或或100-109100-109160-179160-179或或100-100-10910933级级≥≥180180或或110110≥≥180180或或11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140和和<90<90≥≥140140和和<90<90不同地区血压的定义和分类人群血压分布概述高血压的流行特点高血压的流行特点现状现状发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高病残率高知晓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控制率低高血压的诊治现状中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中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知晓率知晓率治疗率治疗率控制率控制率1991199126.326.317.117.14.14.12002200230.230.224.724.76.16.1美国美国20002000707059593434*SBP<140mmHg*SBP<140mmHg和和DBP<90mmHgDBP<90mmHg病因病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多基因关联遗传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多基因关联遗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饮食、精神应激饮食、精神应激其他因素:体重指数(其他因素:体重指数(BMIBMI)、避孕药、阻塞)、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OSAS))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神经中枢功能改变,交感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神经中枢功能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脉收缩增强。肾性水钠潴留:各种病因引起的肾性水钠潴留,组肾性水钠潴留:各种病因引起的肾性水钠潴留,组织过度灌注,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织过度灌注,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RAAS)激活:血激活:血管紧张素管紧张素IIII为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为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AT1AT1受体,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并刺激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使小动脉收缩,并刺激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血管紧张素原AI肾素AII•抗增殖•NO释放•分化•血管舒张•肥厚/增殖•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抗利尿激素释放AT1受体AT2受体ARB作用部位ACEI作用部位ACE降解产物缓激肽一氧化氮(NO)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神经中枢功能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神经中枢功能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亢进,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肾性水钠潴留:各种病因引起的肾性水钠潴留,组织过度灌注,肾性水钠潴留:各种病因引起的肾性水钠潴留,组织过度灌注,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激活:血管紧张素IIII为为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AT1AT1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并刺激醛固酮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并刺激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