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活动课大班语言:《披着羊皮的狼》活动设计设计、执教:殷秋月活动目标:1、掌握故事内容,懂得“胆怯”、“迫不及待”、“束手就擒”词语的意思。2、能够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认识。3、了解文学体裁:寓言,知道寓言故事的特点,并和老师一起归纳出本则寓言的道理。活动准备:1、故事ppt、多媒体。2、录音机、录音故事磁带。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师: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你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那只灰太狼一天到晚在想的事情是什么呀?(抓羊)今天,我也给你们介绍一只狡猾的狼,不过它可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2、分段讲述故事。(1)出示ppt第一张,讲述故事第一段。提问:有谁知道“牧羊人”是什么意思?(草原上养着许多羊群的人。)那“牧羊犬”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牧羊犬很—很—?(帮助着牧羊人看管羊群的狗狗,很勇敢、很能干。)(2)讲述故事第二段。提问:“胆怯”是什么意思呢?提问:你们猜猜它想到的是什么主意?点击出示第二张ppt。师:看一看,老狼想的办法是不是跟你想的办法一样的呢。你认为他会不会偷羊成功呢?为什么?(3)讲述故事第三段,出示ppt3。提问:“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呀?是什么东西让牧羊人发现这是一条狼而不是一只羊?要是你是牧羊人,你会怎么做?(4)讲述故事第四段,出示ppt4。提问:牧羊人他说了什么?谁来学学牧羊人说话的样子?要是我,看见了老狼肯定害怕的直发抖,牧羊人是怎样做的?你觉得牧羊人是怎样的一个人?(5)出示ppt5,幼儿尝试讲述故事结尾。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你们能仔细看图,讲讲发生了什么事吗?(请3-4位幼儿讲述)讲的真棒!就听你们的,这段的故事就这么讲!3、完整欣赏故事。师:刚刚我们是一段一段的来听的故事,现在我要请孩子们从头到尾听一遍,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是有问题要问你们的。4、情感体验。师:这则故事中,都出现了谁?(依据幼儿的回答,点击出相应的人物。)师:一共出现了4个人物,你想对其中的谁说些什么呢?狼——不要耍聪明,坏人总会得到惩罚的。牧羊人——沉着、冷静,遇到危险不慌张。牧羊犬——勇敢、能干,不怕坏人。羊——要认清坏人,不能被坏人的外表给骗了。5、掌握“寓言”概念,联系实际教育。(1)师:我们从小到大学过:儿歌、诗、散文、童话……今天的这种故事叫做“寓言”。儿歌跟我们学过的儿歌、散文不同,每一个寓言里面都藏着一个大大的道理,听完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师:假如家里面只有你一个人在家,有个特别漂亮的阿姨说“小朋友,开下门,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你该怎么做呢?如果,你在路上迷路了,找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时候有个叔叔走过来说要带你去找爸爸妈妈,你又该怎么做呢?6、总结,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故事叫做寓言,孩子们你们真棒,还找到了寓言里藏着的大道理。希望以后你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要像小羊一样被坏人的外表给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