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人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的生产,科学技术,哪一样都离不开物质。但不知你是否想过:1、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物质奥秘的?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什么特征?4、怎样正确地表示物质的组成?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物质有微观粒子构成这些物质的构成是否相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你所见物质不断的分下去,会变成什么样?2、湿衣服为什么会晾干?走到花园为什么会闻到花香?3、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是多少?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高锰酸钾的溶解现象:1、将高锰酸钾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研碎,成为小颗粒;2、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3、往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观察上实验并回答问题:观察上实验并回答问题:1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2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为什么?33、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归纳整理:归纳整理:1、高锰酸钾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2、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说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的;3、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性质。小结:小结: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察与思考:观察与思考:微粒运动的实验:1、演示实验2、实验(1)结论:①水不能使酚酞变色②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实验(2)结论微粒不断运动的,浓氨水挥发出的微粒进入到酚酞试液中而使之变红。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问题:1、实验(1)说明了什么问题2、哪一只注射器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原因?小结: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空隙,不同的微粒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的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本课本PP51-5251-5211((11)、)、22、、44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2、微粒是不断的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温度越高空隙越大,压强越大空隙越小。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基础训练:本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