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质技术手段实现本质安全20 世纪 50 年代,诞生了一个提前预防事故的安全生产理论,即本质安全理论。这是人类经历了无数次血泪事故教训后的理论升华。认真认真的去讨论并掌握这一理论,对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防止重特大事故和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具备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问题的提出旧式冲床为什么常常发生断指事故?某企业有 70 台冲床,22 年中共冲掉操作人手指 122 节。南方某市有 50 万台冲床,每年冲掉的手指竟要以“筐”来计数。发生此类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操作人素养太低?还是管理松懈,责任制不落实?其实都不是,主要原因是设备安全技术性能太差。预防此类事故的根本途径是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当使用新型的光电自控冲床后,断指事故几乎不再次发生。某企业生产一种黑火药,其中 1 个工序从 1960 年到 1980 年发生过4 次爆炸,死亡多人。每次事故都认为是违章操作。但不管怎样严格管理,怎样落实、追究责任,事故仍然接连发生。1980 年 4 月 23 日,该工序又发生爆炸,死亡 6 人,人们才蓦然惊醒,建议尽快讨论静电问题。经过讨论,科研成果很快转化到生产线的建设上。从 1982 年复产至今,这个工序再没有发生爆炸事故。一系列经验和不足,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保障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靠什么?保障安全的“利器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及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就是要保障安全生产,必须首先使工艺技术、工具、设备、控制系统、建筑设施及其他物质技术条件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且要根据客观条件变化、技术进步和经济实力增强不断改善和完善。这就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利器原理”。《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这就是对保障安全生产的“利器原理”的法律表述。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安全。安全度和危险度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相对的概念。人的操作和管理失误、设备故障、意外因素等引发安全事故是一些不可避开的现象。但是大量事故和试验又同时证明,人的失误率很高,当以百分计;而设备的失误率(故障率)较低,是以千分计、万分计。经过特别、专门设计加工,设备的失误率可低于十万分之一或更低。制造失误率很低的物质技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