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动机第四章社会动机1、什么是社会动机?2、动机、需要、内驱力的相互关系是什么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成就动机的定义、作用有哪些?存在哪些个体差异?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哪些6、成就动机如何进行培养与激发?问题与思考:第四章社会动机需要是有机体感到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既可以是生理的,又可以是心理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使不平衡状态消失,但以后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产生新的需要。有指向性,总是指向能满足需要的客体或事件,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活动的动力。生理内驱力:由机体内部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驱动力。——天生的、遗传的心理内驱力:驱使人去进行活动以恢复心理平衡的动力。——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习得的。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恢复生理、心理平衡状态的产物。第四章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以心理内驱力和心理性需要为动力源泉而形成的促使行为主体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即:心理内驱力和心理性需要是社会动机的动力源泉。第四章社会动机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定义:1、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周晓虹3、推动个体为满足自身社会性需要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引起并维持个体社会行为的一种内在原因和动力。主要包括交往、亲和、成就等动机。这些动机仅与社会性需要有直接相关,而与生理性需要相关不大。——《心理学词典》2、是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时蓉华第四章社会动机二、社会动机的特征1.强度2.清晰度3.更替性4.复杂性5.活动性第四章社会动机1、推动和维持功能2、强化功能3、指向功能三、社会动机的功能第四章社会动机第二节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对于社会成就获取的动力,是一种想要做好各种事情从而产生成就感的动力。(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有价值的工作,并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力量。)与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高抱负水平有关。一、成就动机的概念第四章社会动机第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成就动机的是麦克里兰。1953年《成就动机》在做了最初的理论研究后,他迅速转移到解释实际生活,把成就动机的个体或文化差异与广泛的、社会性的问题例如:经济增长和发展联系起来1、麦克里兰的实践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是成就动机发展的黄金时期。2、阿特金森第四章社会动机成就动机是人的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它与其他一些因素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使人产生行为。因此成就动机是一个理论上的变量,是用成就动机的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东西。(公式)成就动机的个别差异:高成就动机:力求成功的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低成就动机:力求成功的倾向小于避免失败的倾向。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希望成功(力求成功的倾向)和惧怕失败。(避免失败的倾向)第四章社会动机高成就动机低成就动机选择目标难度适中的目标容易的或困难的目标完成任务追求成功的倾向强防止失败的倾向强心理机制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失败的归因努力不够、即使失败也不灰心,相信努力与结果之间具有依随性,不产生无助感能力不足,容易灰心丧气认为努力不能带来相应的结果,容易产生无助感第四章社会动机二、高成就动机者的共同特征1.目标明确2.适度风险3.及时反馈4.精力旺盛5.责任感强6.物以类聚第四章社会动机四、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要求2、社会文化3、父母的期望与压力、榜样作用4、家长、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评价5、个体自身的因素第四章社会动机1.成就动机培训的内容使受训者相信,经过训练,自己的个性是可以改变的;使受训者看到,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个性确实发生了改变;使受训者知道,成就动机的内涵及对行为的推动作用;使受训者知道,与成就动机有关的其他概念的做含义;使受训者懂得,交往行为和生活的关系;使受训者了解,新的动机的产生是其自我形象的改进;使受训者懂得,动机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