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网2373作业1.广播式网络与点对点式网络有何区别?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它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由于发送的分组中带有目的地十和源地址,如果接收到该分组的计算机的地址与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相同,则接收该分组,否则丢弃该分组。在点对点式网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如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那么源节点发送的分组就要通过中间节点的接收、存储与转发,直至传输到目的节点。因此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可能存在多条路径,决定分组从通信子网的源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需要有选择算法。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资源的重复存贮,也便于集中管理。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3.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又有何关系?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到服务而无法看到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其次,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而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二者的关系在于: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4、考虑一条长度为50Km的点到点链路,对一个100字节的分组,带宽为多大时其传播延迟(速度为2*108m/s)等于发送延迟?对于512字节的分组,情况又如何?解:传播延迟等于:50*103米/(2*108米/秒)=25*10-5秒=250微秒100字节/250微秒=0。4字节*106/秒=0。4M字节/秒=3。2位/秒512字节/250微秒=2。04M字节/秒因此,带宽分别等于0。4M字节/秒和2。04M字节/秒5、假设在地球和一个火星探测车之间架设了一条128Kbps的点到点的链路,从火星到地球的距离(当它们离得最近时)大约是55gm,而且数据在链路上以光速传播,即3*108m/s。6、若BSC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字符串:问字符填充后的输出是什么?“A
BCDE”解答:字符填充后的输出是:“ABCDE”7、用HDLC传输12个汉字时,帧中的信息字段占多少字节?总的帧长占几字节?解答:看HDLC帧格式P87信息字段(I)占12×2=24字节总的帧长占1(F)+1(A)+1(C)+24(I)+2(FCS)+1(F)=30字节8、检错码与纠错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常用的检错码有哪些?检错码是指能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纠错码是指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编码。纠错码一般说来要比检错码使用更多的冗余位,也就是说编码效率低,而且纠错设备也比纠错码复杂得多。因而除非在单传输或实时要求特别高等场合外,数据通信中使用更多的还是检错码。常用的检错码有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和海明码。9、考虑图5-5(a)中的子网。该子网使用了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下面的矢量刚刚到达路由器C,来自B的矢量为(5,0,8,12,6,2);来自D的矢量为(16,12,6,0,9,10);来自E的矢量为(7,6,3,9,0,4)经测量,到B、D和E的延迟分别为6、3、5。请问C新路由表将会怎么样?请给出将使用的输出线路及期望(预计)的延迟。答:如下图B10、给定节点图如下和各节点的距离,请根据算法A计算以节点1为根的最短通路,请根据计算步骤给出下列变化情况:A、节点集合的变化B、节点1到各节点距离变化答:算法A:步骤ND(2)D(3)D(4)D(5)D(6)初始化{1}421∞∞1{1,4}32①5∞2{1,3,4}3②1453{1,2,3,4}③21454{1,2,3,4,5}321④55{1,2,3,4,5,6}3214⑤11、一个报头为20个字节、数据区长2300字节的IP数据报传递到一个允许最大数据区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