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制造业的一种范式工业互联网报告内容0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与内涵平台的核心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式结语02030405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工业互联网1.智能机器人2.先进分析3.工作中的人第一个工业互联网提案——美国GE“工业互联网”—2012年末,美国GE公司提出的关于产业设备与IT融合的概念—定义:基于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设备、人和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三要素)连接起来,用过对大数据的利用与分析,升级航空、医疗装备等工业领域的智能化,降低能耗,提升效率。工业革命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将全球设备,机群和网络连接起来信息革命将基于物理世界的分析预测算法,自动化和专业领域知识结合起来决策者、执行者将任何时间段工作和移动的人员连接起来支撑更加智能的设计,运作,维护和更高的服务质量和安全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工业互联网提出的背景●GE要为大量的工业、航空、医疗装备提供运维服务●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可以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值—【传统方式】数据获取、计算分析和决策优化分离,围绕历史数据分析的结果难以实时、精准作用到设备运行过程—【工业互联网】设备、人和数据互联,三个过程实时、并行开展,数据分析同步反映设备状态,实时控制设备动作、精确优化运行效率由此带来的“1%的威力”—1%提效创造1万亿美元市场:■中国,未来15年燃气发电机组能耗降低1%,节约80亿美元燃料;油气勘探开发的资本利用率提高1%,则能省下70亿美元;铁路网络的运输行业运营效率提高1%,又能省下20亿美元燃料成本。■全球,燃气发电厂生产效率提高1%,将节约价值660亿美元燃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资本利用率提高1%,每年将减少近900亿美元支出;铁路、航空、医疗、电力、石油天然气行业提效1%,15年内带来2760亿美元增长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传统制造系统存在的问题①感知深度不足■传统仪表自动化系统仅感知过程变量■信息维度低、难以反映物理过程深层次动态特性②互联广度不足■跨领域信息孤岛难以互联互通■无法准确描述领域间复杂关联关系,决策全局性差③分析的综合预见性不足■对工业运行数据的挖掘深度不足■导致决策不准确、盲目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提升感知深度视觉感知相比传统温度变送器:■从检测“温度点“,到感知“温度场”■感知信息具有更高的维度和更大的信息量■为实时,精准优化制氢过程提供可能■通过多路摄像头感知对温度场建模、分析与实时调节实例:美国“智能过程制造(SPM)”计划,制氢工厂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提升互联广度实例:德国“数字工厂”项目生产规划产品规划产品设计试制量产使用服务数字工厂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提升分析预见性实例:欧洲“KnowledgebasedFactory”项目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制造业的需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系统深度融合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互联网+第三产业释放巨大活力,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能否把“互联网+”在服务业的技术体系,直接平移到工业领域?报告内容0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与内涵平台的核心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式结语020304052.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与内涵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架构——摘自《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与内涵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架构——摘自《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与内涵从信息网络维度,对平台的四个定位:从信息网络视角看,工业互联网是计算机网络在工业的延伸■按照计算机、网络、软件定义的思路,解构传统工业系统■遵循灵活、开放、生态的原则,重新组织工业系统运行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迭代升级——大量工业用户参与的软件生态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扁平、灵活、软件定义的组织架构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资源集聚共享的有效载体——各方资源汇聚,社会化协同生产四、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打造制造企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平台/生态成为企业垄断地位的标志2.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与内涵工业互联网本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