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组课题:木兰从军教学内容教材63——66页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学情分析:《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病字头”,继续学习用部首检字法查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学习木兰为国为家分忧的品质。教学重点:联系课本上的两幅图来理解课文内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学习木兰为国为家分忧的品质。教具准备:课件问题设计: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花木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了解多少,愿与大家分享一下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识记字形。教学过程:板块一、语言导入,揭题:1、同学们,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曾学到过很多有名的人物,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看图:认识他吗?用一个词来形容:_______的花木兰那她呢?(花木兰)你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_______的花木兰2、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花木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了解多少,愿与大家分享一下吗?3、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她的形象还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齐读)“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复备: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3、板书课题,齐读4、解题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二初读课文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兰从军的意思?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当兵,女的却不能从军。那么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花木兰为什么要参加军队,当兵打仗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板块二、初读课文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板块三、查初读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3、按课文顺序逐段指名读课文。4、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然段的大意。板块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说说本课生字可以分为哪几类。1、出示生字“名、父、示”,指名认读。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3、指导写字,指明说说这些字该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么摆才好看。父、示:要居中安排。名:第二笔横撇的撇画较长,口要写的扁而宽。4、生描红练习。五、作业1、读下面的词语:将领中华燕子朝廷将军华山燕山朝阳升起2、读读写写生字词。3、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病廷康起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业:1、完成习字册。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教后反思: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的,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深入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而且有助字,不漏字2、出示——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难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