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光认识光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基本知识、基本特性。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讨论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动手能力。3.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德育目标)教学方法(德育方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讲授法、观察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性。活动准备:四人一组、小组长分配活动任务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光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灯光、晴朗的日子里树下跳跃的光斑,以及我们自己的影子都属于光现象。光以各种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它动人的姿态。由此可见,光离我们很近,光现象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什么是光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调查研究1.小组汇报有关光源的资料宇宙间的物体有的能发光,有的不能发光,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它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另一种是人造光源,如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2.小孔成像实验在一间黑暗的小屋里的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小组讨论,查阅资料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子。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总结: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的特性有哪些查阅资料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总结:(1)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2)方向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有多个光源,方向就难以确定。(3)色彩光随它穿越的物质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三、光的知识竞赛制定竞赛活动方案开展知识竞赛附知识竞赛题目: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2、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4、太阳是一种(热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量)。5、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6.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7、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8、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反射)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了。9.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量)。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阳)面。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阴)面10、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11、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深浅)和(表面光滑程度)等有关。12、产生影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光源);(2)要有(挡光体);(3)要有(屏)。13、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1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大小)和(方向)都要发生变化。15、光是沿(_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30万千米。四、总结与评价自己先完成课本上的评价表格小组汇报,得到组内同学的认可研究光的作用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利用光的事例,知道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调查研究,培养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3.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德育目标)教学方法(德育方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讲授法、观察法教学重难点:知道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准备:四人一组、小组长分配活动任务、搜集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光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白天我们需要阳光,夜晚我们需要灯光,可以说,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你知道光除了给我们照明之外,还有哪些用途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光的作用”。板书课题二、实地调查1.小组交流2.全班汇报(1)教室里的投影仪能让学习更形象更直观,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2)黑夜里汽车的灯光能照亮道路,减少或者避免车祸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3)阳光下晒被子能杀灭被子里的螨虫,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4)病房里的紫外线消毒灯用紫外线消毒,杀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