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路小学《健康校报》创办历程的纪实和思考6月26日是安庆市各小学学生返校领取成绩通知单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安庆市健康路小学全体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便是该校自办的校报——《健康校报》(创刊号),作为一次基于学校特色创建的大胆尝试,健康路小学果断稳健地迈出了这一创新求实的步伐。望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争相阅读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健康路小学校长周陈的脸上不时浮现出欣慰的笑容,“没想到学生们看报的热情会有这样高!”回忆起两个月前刚刚作出创办校报设想的情景,周校长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一切都还是朦胧的设想,没有规划,也没有布置,对于能否将报纸成功办起来充满了担心和顾虑,但就是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激励着我们,一步步将设想变成了现实。”★用特色理念找准文化定位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名校,近年来健康路小学一直致力于“健康育人育健康人”的特色创建工作,为此学校全体教职工上下齐心、积极筹谋划策,曾取得一系列成就:2002年,学校确立了以“健康教育”为特色的办学主题,形成了“健康育人育健康人”的办学理念;2004年4月——2009年12月,独创“三型六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新模式并在全市推广;2007年2月在迎江区首建以教研为目的的博客群组——“枫杨系列群组”,网络研讨氛围日渐浓厚。2008年12月首次进行“远足”并逐渐形成学校传统,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进在冬日暖阳下,曾是宜城街头一道靓丽别致的风景;积极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健康教育特色展板”、“中华历史文明长廊”、“花卉基地”、“设置实践性作业”、“评选‘校园十星’”乃至各班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曾让无数参观来访者流连忘返……2010年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随着迎江区在追求“教育强区”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区属各校纷纷将学校发展致力于内涵建设方面,精心寻求“小空间大发展”——四照园小学的“名师工作室”+“微格教研”、双莲寺小学的“绿色教育”+“水学校”课题研究、龙狮中心学校的“经典诵读”课题+“绿洲文化”建设、华中路第三小学的“生命教育”+三大特色文化区,使整个迎江教育逐渐呈现出品牌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的全新局面。对于刚刚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教育之路的健康路小学来说,全区各校特色教育的一片大好形势,既是对学校创建工作的一种外在的鞭策和鼓励,也是一种潜性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怎样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特色教育”如何才能落实到实际?而不是空喊口号、流于形式!以校长周陈为代表的健康路小学领导班子,感到十分有必要在提炼学校特色内涵上,进行一场全新的尝试,“只有不断进行教育体制的创新和实践教育的尝试,才能不断提升教育的品质与内涵。”副校长孙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这种形势下,校报的创办,逐渐在学校班子成员的筹划中,成为一项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而不断清晰明朗。尤其在和《安庆日报》教育专栏主编凌浩主任进行深入交谈后,周陈校长更是坚定了要创办校报的决心。“校报应当能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优质载体”,在周校长看来,“让学生自己办报——自编、自采、自拍、自排,无疑是对学生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做身心和谐健康的学生,走健康成长之路。”凌浩主任也认为:“创办一份高品位的校报,对于孩子们有着不同寻常的教育价值——学校只有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等多方面不断地有所创新,才有可能为小记者们提供丰富的新闻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报的创办也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得知健康路小学有创办校报的想法后,迎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先为当即表示了赞同并大力支持。在专门为该校校报撰写的《贺辞》中,他由衷说道“校报的创刊是学校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一份好的刊物,是一面指引人前进的旗帜;一份好的刊物,是一座照亮人征途的灯塔……它应当成为提高学校文化品位、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了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安庆日报》资深记者的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