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规划报告意见《洞庭湖区综合规划报告》调研汇报(2012年3月17日)XX省洞庭湖区四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以下简称荆南四河)位于XX省中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是长江洪水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对于确保荆江防洪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XX省境内的荆南四河堤防总长1086公里,其中松滋河堤长469公里,虎渡河堤长188.8公里,藕池河堤长112.7公里,调弦河堤长10.1公里,涴里隔堤长17.2公里,其它串河及围垸堤长约288公里,保护范围涉及湘、鄂两省。在XX省境内有XX市的松滋、公安、石首、XX县区四个县市区的15个重点堤垸,总面积3471平方公里、总人口197.91万人、耕地面积211.9万亩。《XX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固堤防长度为706.03公里。《洞庭湖区综合规划报告》是三峡工程建设后编的,是今后江湖治理的指导性文件,我们高度重视。下面汇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基本观点和想法(一)防洪形势趋于缓和,但防洪仍然是主要矛盾。这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仍然要当心江湖洪水遭遇。按照防御1954年型洪水,按《报告》中所提出的防洪标准、加固堤防、改造闸站、加强管理仍然是我们需要切实抓紧实施的,切不可松懈。(二)灌溉用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一定时间(即没有做人工工程前)内将成为主要矛盾。但绝不会取代防洪成为主要矛盾。我们是工程性缺水,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要把措施放在长江取水上,原则上“长江为主、四河为辅”。这个问题不解决,灌溉问题就不可能获得较好的解决。(三)治理洞庭湖势在必行。总的讲,进入洞庭湖的水、沙少了。从总体上看,解决用水的问题是治理洞庭湖的主要任务之一,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大事。第1页共7页1、“堵支强干”,要以深代宽,让沿河人民受益。(1)藕池河。同意对西支,中河以及鲶鱼须河进行建闸控制。从裕公垸至北尖13km要疏浚。(2)松滋河治理。现在的方案与1959年松澧分流方案相似。当年的方案是堵塞东、西二支,保留中支,结果失败了。为什么。这个工程当时决策是正确的,但没有坚决实施,即中支不能满足上游来量安全通过,抬高了水位。这次提的方案是建闸,不是堵口。如果中支、西支不能满足东支分泄的来水,有可能抬高上流水位。如果从永太垸挖新河,一旦澧水发生较大洪水,江湖洪水遭遇会更快,对公安堤防威胁很大。松东河在公安境内是“肠梗阻”河段,上游来量大,下泄受阻(马坡湖设障)。建议:一是这个方案与松滋口建闸同步实施。二是如果松滋口建闸近期不能实施,这个方案要实施的话,建议对苏支河限流在700m^3/s以内,中河口限制在100m^3/s以内(即虎渡河进流100m^3/s时,不能入松东河),官支河上口堵塞。三是王守寺与小望角闸的运用程序要明确。2、四河口建泵站应认真研究。水进来了如何用水,采取什么措施用水,湖北用多少。松滋、公安、石首是不是在四河口建了四个泵站,灌溉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一个大问题,要认真分析四河口建提水泵站,只能解决沿河农田用水。凡是过去依靠长江取水的泵站(分涵闸),因为长江水位不能降低(主要是春、秋二季用水困难),不能满足用水的需要,对原有泵站、涵闸要进行改造,有的地方要建新站。3、实施河道疏浚。松滋河口(松东河口)、虎渡河口、藕池河口以及中河口以下至南闸的河道疏浚要纳入规划。4、对三口进行建闸控制。要求南闸建深水闸,流量在100~200m^3/s。(二)具体项目规划建议防洪工程建设是规划的重点,但水资源配臵和供水工程建设也必须高度重视,这也是未来几十年洞庭湖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核心任务。下面从堤防建设、农田灌排设施、饮水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水利管理几方面提出规划建议。第2页共7页1、防洪工程建设(1)堤防工程《规划报告》统计洞庭湖区湖北防洪大堤长954.35km,其中四河河堤706.04km,一般垸堤248.31km。规划整治堤防954.35km,其中四河河堤724.24km,一般垸堤248.31km。两者两差18.2km,比对堤防长度,相隔之处可能是石首栗林河。目前四河河堤706.03km已经纳入湖北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四河河堤除已列入规划的706.04km外,还请求增加列入加固的堤防235.86km,其中:松滋危河左金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