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的报告华蓥市人民政府——2009年10月28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执行情况,请予审议。2005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6年2月经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现将《纲要》执行情况作如下评估。一、“十一五”规划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6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六大战略”,“五大跨越”不动摇、加快“四大”建设(全省县级工业强市、全国旅游名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推进“四化”进程(工业集群化、旅游品牌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经济增长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6.87亿元,年均增长11%,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9亿元。2006年至2009年6月,gdp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2.9%、14.2%、14.5%、14.9%,分别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1.9、3.2、3.5、3.9个百分点;预计“十一五”期内gdp年均增速14%,超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十一五”末gdp达75亿元,超规划目标31.88%。三年半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81%,年均增速20%以上,预计“十一五”末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30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第1页共9页的110%,超规划目标10个百分点。(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5:34。2006年以来,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线,加大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有效推动了产业经济发展,到2008年底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15.1:54.9:30变为12.7:58.7:28.6。与2005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三)财政收入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8亿元。2006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63万元,同比增长20%;2007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39万元,同比增长20%;2008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十一五”期内年均增长20%,比规划目标高7个百分点,“十一五”末达1.7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32.8%。(四)人民生活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215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29元,同比增加242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同比增加561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99元,同比增加608元;预计“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522元,超规划目标2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1元,同比增长13%;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8元,同比增长17%;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1元,同比增长16.5%;预计“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4816元,超规划目标32%。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五)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5%左右;全市人均受教育的年限提高到9年,适龄劳动者人均受教育程度达11年,高中阶第2页共9页段教育达85%,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2006年以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明显改善,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2664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9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2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6.69%。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08%,毕业率达99.37%;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医疗服务条件逐步改善。计生工作常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