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京歌:戏说脸谱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浓郁的京剧韵味,学唱京剧《戏说脸谱》。2、通过京剧脸谱和动作的提示,熟悉歌词内容,知道用停顿和不同力度来表现歌曲。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能在感受京剧韵味的基础上学唱京剧,喜欢京剧难点是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表现歌曲的停顿和不同力度活动准备:1、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2、京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活动过程一、欣赏脸谱,感受京韵,引出主题。1、出示关公、曹操、张飞的脸谱,引发兴趣。教师:(提示)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花脸的孙猴非常的神气、机智;白脸的曹操精明、奸诈;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2、发声练习(吊嗓子)YI……A……HA……(虽然孩子们是第一次尝试,但通过此环节,可以让他们初步了解正确的发声方法,感受不同韵味,幼儿兴趣较浓。还学会了和孩子一起喝彩,说:“好!”)二、欣赏京歌《戏说脸谱》,激发兴趣。1、教师演唱《戏说脸谱》,幼儿初步感受京歌的韵味,引导幼儿说出特别的感受。提问:京歌和我们平时演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戏曲艺术,声调起伏比较夸张。京剧在演唱时有的音会拖的特别长。2、尝试演唱最后一句。(出示图谱提示音长)师:在《戏说脸谱》这首京歌中,哪一句最明显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3、引导幼儿看教师手势练习“喳”与“啊”之间的转唱。师:做动作,画线条表示,引导孩子们看着图谱哼唱起来。三、通过出示京剧脸谱和动作的提示,熟悉歌词内容。(一)根据幼儿所听到的歌曲内容,教师逐步出示图谱并练习。1、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了解每个乐句的音值并正确演唱。提问:这首歌里都唱到了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脸谱)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师:有节奏的语气说歌词3、教师完整朗诵歌词。师:原来这首京歌唱的就是这样几个人物啊:蓝脸的……(按照歌曲节奏朗诵歌词)4、幼儿完整朗诵歌词。(二)幼儿尝试演唱《戏说脸谱》,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1、幼儿跟着原唱轻轻哼唱。2、幼儿尝试完整演唱。3、探索用合适的唱腔力度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京剧内涵、神韵。师:这首歌唱起来可有精神,但所有的人物都一个唱法,听起来你们觉得怎样?幼:不好听了。师:小朋友想想一个人深夜偷马,我们应该怎样唱?幼:轻轻唱。师:那么一个战场杀敌的英雄呢?幼:用力、神气地唱。师:关公?孙悟空?张飞呢?该怎样唱,谁来表演?幼:(争先恐后表演)。师:我们用这样的表情来唱一唱师:小朋友们的不错,老师也编了动作,学唱了这段,唱给你们听听好吗?(老师示范)动作示范(三个动作盗御马,战长沙,叫喳喳)(三)分角色表演唱。分角色扮演京剧演员和观众,观众在做动作的地方句末叫“好!”四、听音乐退场在京歌的旋律中谢幕,跟随教师以圆场步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