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中心学校吴照丽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1.知识目标。识记: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解:①依法治国的新方针;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③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2.能力目标。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归纳,学会独立分析、解决怎样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问题,初步掌握处理、运用相关信息的方法和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切实为推进依法治国作出贡献。党的领导①党的性质②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③党的宗旨④党领导的重要性(两个根本保证)⑤领导核心法律①特征②含义③本质宪法①地位及原因②重要性依法治国①含义②新方针③重要性依法行政①政府的性质及工作宗旨②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党的宗旨坚持党领导的重要性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特征含义我国法律本质①国家制定或认可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地位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重要性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最高行为准则,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③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位。①(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含义(是什么)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各项事务。新方针重要性(为什么)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③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⑤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政府的性质及工作宗旨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政府依法行政①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①政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②有利于政府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③有利于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④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或: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②工作宗旨: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多项选择1.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34件,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7件。对此认识正确的有﹙﹚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C、国务院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D、政府要依法行政,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到纪念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种提法的原因是()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ABDABC观察与思考材料一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