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利用课堂最后五分钟提高课堂整体效率的实践研究案例学校: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中学校姓名:曹全荣高效利用课堂最后五分钟提高课堂整体效率的实践研究案例"有效、高效、实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也是所有教师孜孜以求的境界。一个精妙的导入语,有“以奇趣夺目”之功效,所以每位教师经常为一个成功的课堂预设或生成大费脑筋,为一个好的板书设计耗尽心血,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一堂课结尾的设计。有人甚至提出:“课堂最后5分钟能做些什么?”实际上,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回顾一下,我们以往课堂的最后5分钟竟然浪费了,以前未曾关注过的这个角落原来是可以增值的。心理学上有“首因效应”和“末因效应”之说,“最初的”和“最后的”信息,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初的”印象尚可弥补,而“最后的”信息往往无法改变,做好“送往”身后事,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应该如何让课堂最后五分钟增值更多些?”。今后我们可以试着灵活地运用“设计感、故事感、综合感、共情感和意义感”设计最后五分钟的增值服务,让我们每堂课的最后五分钟异彩纷呈,让我们的课堂最后五分钟增值,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增值,让我们的每一天增值!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对课堂最后五分钟进行探索、总结,终于有所收获,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活动方式,来提升课堂的空间。一、设计一份当堂检测,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方法案例一:我们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后,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进行当堂检测。已知二次函数y=﹣x2+3x—2.5(1)、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并指出它的开口方向;(2)、画出所给抛物线的图像(3)、观察图像,指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4)、你还可以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并解决。在这个题的设计中,既考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照顾到层次较低的同学,同时考察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同时第四小题的提出,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做出了一些挑战,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的为题也会不同,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二、设计一个拓展延伸练习,从而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案例二: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在最后的五分钟,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1)、方程x24x+﹣3=0的两根分别为x1=,x2=,x1+x2=,x1x2=(2)、方程2x2﹣3x-2=0的两根分别为x1=,x2=,x1+x2=,x1x2=(3)、方程3x2x﹣-2=0的两根分别为x1=,x2=,x1+x2=,x1x2=猜想: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你能验证你的结论吗?三、设计一个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方法,交流收获,学会课后反思每一堂课的总结反思,都不是单一片面的,它是一种注重细节但不失全局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一日一获”。即: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要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缺的。案例三:在学习了九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后,可以对学生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上归纳,也可以从方法上归纳:(1)当一个直角三角形(除直角外)的5个元素中,只要知道一边一角,或两边就可以求出另外的三个元素;(2)利用三角函数可以已知边求角或已知角求边……等等学生在小结中学会反思和总结,并进行知识构建,在今后的解题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由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课后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本身表明你巳经钻进去了,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练胆”,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智商(IQ)、情商(EQ)、胆商(DQ)“三商”都不错的复合型人才,再者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五、适时表扬,肯定学生的亮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渴望赞扬是人的天性。”“廉价的表扬”可以极大的鼓舞学生并使学生增强自信。案例五:在整整一堂课下来,会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放大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