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我们学校有个王老师,教龄33年,做了31年的班主任,今年53岁,刚从班主任岗位下来两年,现在担任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每一天,都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的职业为荣耀、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作为一名教师,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她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着。她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从不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说个“不”字。她认为教师的岗位就是战士的阵地,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在心理经常告诫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每天都坚持提前10—15分钟到校,有时候和学生一起值日,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品行。她认为: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每学期一开学,她一定要抽时间与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谈心,特别是对“双差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以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在平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差生,她能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感化他们,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其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有所反复,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厌学心理。她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通理先通心,对学生要动之以情,开展以情感人,以感动为先导教育,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而被接受,思想工作也就水到渠成。“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凡是让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做好,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以德服人。爱一行才能钻一行,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让她在工作中不计得失,不懈钻研。从未因一些小事而向学校请假耽误学生的学习。去年春天,已是耄耋之年的父母生病,其中父亲住进了牡丹江医院,身边需要人照顾,理应去陪陪老人,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只是周五晚上去看周天晚上回来。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她很内疚,有愧于老人家,但值得安慰的是,她严守了集体的组织纪律,做到了忠于职守,更无愧于我热衷的教育事业。虽然现在不当班主任了,可她每天都是办公室里来得最早的老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早早来到学校打扫办公室卫生,为大家烧开水等。多年的教育生活,她付出了许多,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她爱伟大的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孩子们。她说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