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畜牧强农工程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精神,推动我县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制定《XX县区畜牧强农工程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如下。一、发展思路制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规划,把循环农业、种养结合、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调优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增收作为核心目标,把发展生态畜牧业、标准化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强化执法监管、保障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把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保障,把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作为总抓手,大力推进畜牧强农工程,努力实现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二、发展目标2011年,全县肉蛋奶总产8.05万吨,同比增长6.2%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13亿元;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帮扶创建10处规范化畜禽专业合作社,力争创建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2个,认证无公害品牌5个、绿色或有机品牌1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到“四病五率”均达到100%,全年动物疫情保持稳定;畜牧兽医行政执法进一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立足优势招大引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三、工作重点1、稳基点,保基础。一是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为重点,继续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工程,推进养殖方式转变。二是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实施春秋两季强制集中免疫和每月补免制度,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1三是以投入品、畜产品质量监管为重点,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网络化的动物防疫监督活动,实施全程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2、攻难点,寻突破。一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养殖户合法权益,调动各阶层投资发展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业的积极性。二是聚集发展动力。千方百计通过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融资合作,解决发展投入资金的瓶颈问题。三是加强科技攻关和科普活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特长,积极取得畜牧科研院所支持,有针对性制定畜禽传染病免疫程序,尽快破解疫病困扰和养殖风险问题。3、创新点,闯新路。一要把立体养殖、生态养殖作为突破口,与项目挂钩,与奖补挂钩。二要把绿色能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全新理念运用到畜牧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做好沼气工程建设、发酵床养殖模式推广、粗饲料开发等工作。三是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做到人、畜禽与环境和谐相处,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4、增亮点,促增收。一是在生产上,要多上标准化、清洁化的示范小区(场);二是在经营上,扶持创建带动能力强的畜牧合作社、加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品牌化程度高的名牌产品;三是在科技上,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四是在示范上,加快县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发挥示范场的技术辐射功能,督促龙头企业在饲料、良种供应和组织畜产品销售等环节为养殖户提供优惠条件,结成利益共同体,引领全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发展。四、主要措施21、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发展畜牧业。统筹考虑建设规划和人口数量等因素,我县适宜载畜量是:生猪年饲养量80万头、牛3万头、羊60万只、家禽1400万羽。目前饲养量约为合理载畜量65%,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非均衡发展原则,以兴隆乡、司马镇、马庙镇、肖云镇、化雨镇、鸡黍镇、高河镇、卜集乡为养殖业重点乡镇。养殖品种以优质生猪、良种蛋鸡、白羽肉鸡、麻羽肉鸡、改良肉牛、杂交肉羊为重点;努力做好金乡百子鹅、济宁青山羊等地方优良品种选育扩群和产业化开发工作;兼顾良种毛兔、肉兔、獭兔、狐狸等市场前景好的特种养殖业发展。根据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和农、林、牧结合种养配套比例,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发展空间,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小区)所需用地,根据国办发明电"2007"53号文件规定,按农业用地管理。新建规模化养殖场或小区必须符合我县畜牧产业布局要求。2、示范带动,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程建设。组织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创建和申报认定,通过以奖代补,扶持建设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区。规模养殖场区全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