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防震救灾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的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创建工作计划。二、创建目标:在市地震、区教育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三、主要工作:1、在全校广泛宣传动员,成立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2、以点带面,在教师中建立防震减灾教研小组(组员不少于10位),在学生中建立防震减灾活动兴趣小组,各项活动都要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保证落实计划,效果突出。3、注意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教学计划,保证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4、确定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和宣传橱窗,利用好校广播站、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班会课等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对最新地震及灾情予以及时介绍。5、在市地震局和科技局的支持下,图书馆添置一批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光盘等资料以供学生阅览。6、编制《学校重特大事故紧急预案》、《地震紧急疏散预案》,设置疏散指示标牌,每年3月、9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应急避震、紧急疏散演习。四、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第1页共21页3、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行政、年级组要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使课程设置、兴趣小组、专题活动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XX市东晟学校2017年10月第二篇:防震救灾(精选)防震救灾,从我做起东辛农场中学八(1)班陈倩宇指导老师:王国顺八年级上册学习地理,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震的国家之一,这些灾害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自然的,但现代社会的人是自然灾害变得更为严重,更为频繁,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去保护自己,我们要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正确的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今天是5月12日,是全球防震减灾日,也是“5.12”汶川大地震六周年,,汶川地震虽过去这么多年,但还是留给我们难以忘却的伤痛,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和虚弱。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因此,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我们首先要知道地震来临前的一些预兆,比如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这些都是家禽能预报的,如果发现家中的家禽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地震的准备。其次,地震发生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夺门而逃,但经地震局的官员介绍,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应该飞速跑到承重墙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处,保护好头部,住在第2页共21页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住楼房者,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更不能跳楼。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跳楼无论怎样,最后的结局都会一样恐怖。等到首震过后,在迅速撤离。若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