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至美绽放——记《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陈述基于学校的课改模式背景,以及学校“五美六意识”的教学主张,我们整个团队就《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打磨,学校希望我们在每一次的磨课中有所收获,老师们自己也希望有这样一个契机,能让自己对课改课堂的把控,以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得到一个提升。在课前陈述中,刘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我们学校至美课堂的教学模式,那么接下来请老师们跟我一起再一次的聚焦课堂,看看今天的《分数初步认识》这一课,它的美究竟在哪里。一、设疑美——疑问设定中会思考、敢提问、会提问我们始终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冯老师在用一半引出12后,直接揭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分数,紧接着老师问:关于分数,你想知道它的什么知识?这个时候孩子们提出了、、、、、、、、等等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平时在课堂上也喜欢这样做,就是有意识的与学生互换角色,根据课题让孩子们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在这一块,老师们也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这些问题提出来了,也摆在那儿了,然后呢?一个一个解决掉,还是有的问题摆在那儿却被一直冷落到下课,于是我们学校的数学团队在这个区域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在孩子们提出问题后,应该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或润色,例如:冯娟老师在今天的课堂上面对孩子们提出的种种零碎的或者说稚嫩的问题,她首先是将这些问题润色后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轻轻的问了一句:“在这么多的问题中,你觉得应该先解决哪个问题?”像这样,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有选择的有层次的对问题进行解疑,我们相信久而久之学生在质疑中他会变得会思考,敢提问,并且会提问,这便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点,也是我们至美课堂所追求的:“让课堂更灵动。让学习更自主!”二、解疑美——合作探究中敢说、会说至美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小组合作中,大方的自由讨论,自信的合探解答,我们所追求的至美课堂也是能有一种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在今天的课堂上,冯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一是在孩子们涂了多个图形的12后进行交流,交流自己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更深入的理解12的含义,二是在创作新分数后交流自己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对分数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从说的“结结巴巴”变的“清晰流畅”,这其实就是他们在老师的巧妙引领下对之前稍显破碎的认知进行梳理的一个历程,我想,这个过程呈现的不仅是某个问题的答案,更是对数学的一种思考和体验,孩子们的思维也在思考、体验交流、梳理和自悟中得到提升。三、质疑美——成果交流中升华认知至美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环节——成果交流,这一环节其实是穿插在第二环节合作探究中的,也就是说每一次的合作学习都会有相应的成果交流,当然如何交流,交流时间的设定等等是与活动所要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紧密相关的,(图片)在冯老师的课堂上,每一次合作交流中,孩子们都会在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优生带动后进生的过程,例如这个小组,我注意到刚开始这个小组的3、4号在交流自己的想法时是比较困难的,(在交流自己是怎样得到这个正方形的12时,他先是结结巴巴的说画出正方形的一半就是12,然后组长问、、、、、、、)在组长的引导下,他们慢慢的能较清晰完整的述说(、、、、、、、、、),(在全班交流中,当有孩子说、、、、、、、时立刻有孩子进行补充或质疑、、、、、、、、)这一环节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去碰撞,让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听取他人的想法,学习他人的优点。整节课下来,孩子们从合作探究到交流分享,从设定疑问到解惑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相异思维充分暴露,在相互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再次的提升,我们希望在我们的至美课堂上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去质疑,愿意去解疑,我们更希望孩子们在未来的课堂上能变的更加的敢问、爱问、会问、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