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撕心裂肺、死去活来、挣扎、呻吟”等词语的含义。2、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用所学过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理解“处处、昏昏、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想象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并写下来。4、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华佗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及过程。三、教学难点:边读边思,通过对课文质疑、释疑等方法提高感悟理解文章的能力。四、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同学们,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其中一位有名的医学家的故事。(板书:华佗读准多音字:华huà)2、简介华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随机出示课文第一节。3、出示课题:第一个发现麻醉剂的人(1)齐读课题(2)课题中的“发明”能否改为“发现”?(3)讨论:发明与发现的不同用法。(发现是已经存在了,而发明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创造新事物的活动。)4、再读课题。课题是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这个课题,你想一想,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内容?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题旁简要记录。(1)麻醉剂是什么?(2)华佗为什么要发明麻醉剂?(3)怎样发明麻醉剂的?(4)为什么说他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二、初读课文,解决问题(1)师:这些内容,我们将要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首先,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你们能解决其中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读(3)交流朗读(4)解决问题(1)、(4),师随机出示课文最后一节(5)指导朗读,带着自豪感齐读最后一节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句师过渡:作为一个“神医”,华佗发明麻醉剂可不是偶然的。课文写了华佗从医生涯中的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1、请小朋友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华佗几次手术的过程?分别是哪几次?2、交流,板书:病孩醉汉3、在这两件事情中,他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这与他发明麻醉剂有什么关系呢?1、出示表格:手术看到听到想到给小孩动手术活蹦乱跳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2、默读课文,完成练习。(1)交流随机解决:“活蹦乱跳撕心裂肺惨叫呻吟任人摆布沉思”这些词在文中的意思。(板书:痛苦挣扎——;任人摆布——)(2)根据表格,老师穿插指导朗读,尤其是两个问句。①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板书:深感不安)②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板书:陷入沉思)(通过改变句式和反复朗读,体会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高尚医德)(3)练习说话: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抬汉子的人回答道:“。”3、两件事虽小,可是给了华佗启发,使他思考,更促使他去研究。4、齐读课文第2—7节。5、引读第8节,然后完成填空:从此华佗(),()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成了世界上()。6、比较句子:①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②从此,华佗留心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入睡,手术结束后才苏醒。(1)分组读句①②。(2)体会“时时、处处、昏昏、慢慢”等叠词的作用:更表现出华佗对医学的执著对病人的关心。(板书: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合成麻沸散)(3)齐读句①。终于(体会制药的艰难)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1)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大夫华佗为了减轻手术病人的痛苦,研制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这个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要为中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而自豪。(2)语文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2、作业设计:(1)课堂练习:想象华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