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导与练【重点讲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把反对霸权主义,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具体地说,我国外交政策有五个方面:第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第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从这一时期的形势看,苏联由于不断向外扩张,战线过长,特别是陷入阿富汗战争后,内外矛盾加深,国力有所下降。美国自从越南“脱身”后,国内外处境有所改善。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显现。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分析,毅然决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对于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全面贯彻外交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不断加强经济外交,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总的来说,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六十年来,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的。【难点分析】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未变,但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方针如下:第一,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一边倒”。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新中国的成立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政策,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包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第二,20世纪60年代“两只拳头回击”。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为捍卫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第三,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呈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国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而苏联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故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改善了同美日的关系,并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第四,20世纪80年代“无敌国”外交。由于美苏互有攻守的战略态势,加之第三世界力量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小资料】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总理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