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二十六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石家庄高一联考)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A.有利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D.是西欧联合的关键解析:本题考查对二战后政治、经济多极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二战后法德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联合的关键,故答案选D项。A项是指2002年欧盟的建立,故排除;B项表述错误;C项是在1993年,排除。答案:D2.(2015·合肥高一模拟)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把欧洲主要的工业区置于共同管治之下,保证了这些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加强了法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法德之间矛盾的和解,从而防止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答案:B3.(2015·武汉高一期末)1963年,法国戴高乐将军说:“她(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相反,别人开始有求于她了……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上述言论反映了()A.法国与美国关系走向彻底破裂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导致法美关系调整C.法国主张改变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合作关系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促使美国重视法国地位解析:A项“彻底”表述错误。法国要求和美国更为平等的合作关系。法美关系调整主要源于法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排除B项。D项发生于1967年,时间不符合要求,排除。答案:C4.(2015·黄冈高一期末)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解析:二战后美苏对峙,美国“扶蒋反共”失败后,被迫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答案:B5.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条件是()A.清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C.重视教育D.在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解析:客观条件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外部提供的。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应该是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带来的。答案:D6.(2015·湖南学业水平模拟)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解析:由“日本为3万亿美元”可知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由关键信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说明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答案:B7.下表显示甲、乙、丙三国1950年与1980年的国民平均生产额(以1985年的美元为计价标准)。根据本表判断,甲、乙、丙三国最有可能是()国别1950年1980年增长率甲国157811183609%乙国359413408273%丙国89311557374%A.甲:英国乙:法国丙:联邦德国B.甲:中国乙:苏联丙:日本C.甲:日本乙:联邦德国丙:美国D.甲:美国乙:中国丙:法国解析:中国不符合表中变化,B、D两项可直接排除;二战后西欧各国走向联合,成立欧洲共同体,经济发展迅速;丙不可能为联邦德国,A项错误;日本通过民主改革和经济改革,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局面,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故选C项。答案:C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