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集小学深钻教材精解课标资源整合教师电子备课忙于课前精于课中思于课后学科语文年级六(四)任课教师肖玉秀1二0一四年秋姚集小学六年级(四)班语文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备课序号(节数):3、4主备教师孟平华协备教师肖玉秀教学内容2、跟祖父学诗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8个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过程与方法目标1、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时光,在文字中找出能体验“我”快乐的语句。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来体会“我”的童真、顽皮、可爱与快乐。3、找出“我”跟祖父学诗感觉如此快乐、有趣的原因,体会爷爷是一个幽默、慈祥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今天能走上文学之路,是与祖父教她吟诵古诗有着密切联系的。以此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古诗,自觉在课外多读、多积累古诗。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2、体会“我”童年生活的有趣与快乐,感受少年真挚的情怀。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教学准备课件2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初步教学活动设计二次修改方案及教学随感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1)交流生字读音。(2)课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知识。(3)知道作者是萧红,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3.板书课题:《跟祖父学诗》4.学生读课题。5.师再读课题,读完后提问。师:老师读完课题有很多疑问,作者跟祖父怎么学诗呢?学诗时的心情怎样?你们能告诉老师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2.指导生字:①“衰”是翘舌音,“鹂”读第二声不读第四声。②“瑶台”的“瑶”“遥远”的“遥”区分开。③“啼”字上面不是“立”“沥”的第六笔是横折钩,不是横折。“衰”字下面是衣的一部分,不要少了一撇。3、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从“内容”“思想”“形式”三个方面对题目质疑。)1、初读时加一个问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三、自主学习,批画思考。(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围绕老师的疑问,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2)学生读课文,师巡视辅导。2.相互交流,感悟情感。(1)师:作者是怎样跟祖父学诗的呢?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并在读中感悟,教师相机引导。预设:a.“祖父教我读《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b.“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c.“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2)师: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预设:快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幸福、无拘无束……三、顺学指导,直奔重点。师:作者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欢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1)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在读中感悟,教师相机引导。预设:a.早晚念。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到作者童年念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表现了作者读诗的经常性。)b.大声喊。抓住“跟着喊”、“比祖父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乱叫”、“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喊”“更”充分体现出童年的作者学诗的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