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本试卷共二大题,37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1.范成大的诗句“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经济生产方式是()A.小农经济B.手工作坊C.官营手工业D.商品经济2.2011年9月26日《新疆日报》一文认为:“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出土的各时代文物众多。”在一汉墓中不可能出土的文物有()A.纸张B.粟米C.青花瓷D.丝绸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B.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4.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B.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C.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5.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就业网”发起2013年的就业计划调查,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朝山西去工作,你给他推荐的就业部门不包括()A.在票号担当收银员B.从事彩瓷售卖工作C.创办私人丝绸纺织厂D.从事珐琅彩的烧制工作6.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坊与市已没有区别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7.北宋初年有个叫陶毂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搞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做“痴钱”,即呆傻的意思。这种现象的文化根源是()A.经营房租并不赚钱B.重农抑商的传统认识C.经营土地才是正统D.法律不允许书生经商8.随着满清王朝的灭亡,风光数百年的晋商、徽商群体也走向了衰落。商人团体因官府而兴衰,从政策角度看源于()A.小农经济B.土地兼并现象存在C.重农抑商D.市民团体壮大冲击9.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10.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对殖民地疯狂掠夺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贵族阶层生活奢靡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11.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背景不同B.性质不同C.结果不同D.影响不同12.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B.世界各民族分散孤立的状态逐渐结束C.西欧商业经营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D.从此开始了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13.一篇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美国经济的崛起14.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门去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工业革命的开展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世界市场的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6.19世纪晚期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