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有学者认为:“这个强人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A.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B.经济体系尚不完善C.疯狂扩军备战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答案A解析“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基础被冲毁或削弱”,意即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故A项正确。当时在苏联模式下,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排除B项。C项错误。D项属于外部因素。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对由史实引申出来的观点和结论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要对史实有清楚的认识,二要学会用现实去判断,论证历史结论。③④从原因方面作了分析总结;②则上升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①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正蓬勃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故C项正确。3.199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的“理想”是()A.努力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建立B.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C.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D.完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答案C解析据时间信息“1991年”以及“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结合当时苏联解体的史实,可判断C项正确。4.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答案D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两极格局之下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在增加,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D项。5.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不如说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和战略。”这主要是因为()A.多极世界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B.多极化并非发展的趋势C.多极化不利于世界和平稳定D.多极世界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答案A解析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B、D两项错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C项错误,答案为A项。6.2000年11月,中国首次提出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得到东盟与会领导人的积极回应。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这表明中国()A.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B.主要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建立外交C.为构建新国际格局发挥重要作用D.与世界经济正式实现了国际接轨答案C解析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树立了合作共赢的典范,体现了在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7.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俄再次结为同盟B.中俄在世界事务中拥有决定权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美国再也无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夸大了中俄两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D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反映了冷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