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单元测试卷(完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2分)1.有六种常温下的物质:铁、玻璃、煤油、水银、陶瓷、酒精,我们可以按照“是否透明”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成两类:(1)透明物质:玻璃、酒精、煤油;(2)不透明物质:铁、水银、陶瓷。我们还可以按照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成另外两类:(1);(2)。2.不同的材料具有的物理性质,如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密度、比热容、弹性、硬度、延展性等一般是不相同的。用橡胶轮胎可以大大减轻汽车的震动与颠簸,这是因为橡胶具有很好的。金属可以锻打成片、拉成丝,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很好的。金刚石具有很高的,所以可以用它来切割玻璃。3.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锗和砷化镓等。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半导体。请列举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半导体材料的实例:。4.我们知道,金属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低,电阻,当金属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金属导体电阻的现象叫作超导。发生超导转变的温度叫临界温度。我国在超导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找到135K的超导材料。假如实现了常温下超导,会出现什么现象?请你写出一个合理的情景:。5.纳米是单位,请列举一个应用纳米材料的实例:6.下文是小敏同学对一天活动所记的“流水帐”。她的每一句话表达的情况都与某种能量相关,请你在文旁注明相关能量的形式。天已大亮,我起床,洗一把脸,向学校奔去。早上时间紧,我只吃了一个馒头。中午回家,和平时一样,妈妈已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我美美的享受了一顿。下午上学时,太阳火辣辣的,走在浓密的树阴下,凉快多了。下午放学有些晚,吃过晚饭,休息一会儿,打开台灯和电风扇,开始写作业。7.能源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能源的消耗又造成了污染和效应的加剧。8.你父母小时候家中所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现在你家中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电能和液化石油气,对比这些能源后,你发现能源的发展是趋向。9.人们在1942年12月1日首次实现了有控制地释放蕴藏在原子核中的巨大能量。虽然从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发出的功率只有0.5W,还不足点亮一盏灯,但其意义非同小可,它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能时代。目前,世界上已经利用原理建成了许多核能发电站。二.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0.超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按导电性能由强到弱排列应是()A.超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B.绝缘体、半导体、导体、超导体C.超导体、半导体、导体、绝缘体D.半导体、超导体、导体、绝缘体11.关于“白色污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B.彩色的塑料袋不属于“白色污染”源。C.不能将“白色污染”源填埋或焚烧。D.处理“白色污染”的关键问题是很难完全收集“白色污染”物。12.自然界存在多种能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所需能量的能源。在下列几组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A.核能、天然气、水能B.煤、石油、铀矿C.太阳能、沼气、液化石油气D.风能、生物能、地热能13.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多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B.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D.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供热14.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A.人体、海水、干木材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D.水银、塑料、盐酸1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化学电池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有一种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照明灯,它在某些发达国家被大量使用。这种灯不用化学电池,是通过车轮的转动来带动小型交流发电机发电使灯泡发光的。发电机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是()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D.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6.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17.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材料家族的主体是()A.超导材料B.半导体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