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1991年12月,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曾为几代苏联人深为自豪的、代表社会主义的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克里姆林宫上空。这一历史性时刻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D.苏联共产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解析: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答案:B2.1992年某日,莫斯科一历史老师在上课时表示:“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因为他()A.反对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B.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不解C.惋惜苏联的历史走向终结D.感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解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把握时间信息以及材料中的“我不知道……更不知道……”即可知应选B项。答案:B3.导学号92540149《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C.苏联解体D.9·11事件解析:根据题干中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应该是:见山不是山,反映在国际关系上即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而其标志性的事件是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C4.《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83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自由世界183111西方82231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B.西方国家数量增加C.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解析:依据时间的变化,词汇的使用次数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由世界”带有意识形态色彩,西方国家把自己称为“自由世界”,称社会主义国家为“极权国家”。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这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词汇减少并逐渐被地域性词汇取代。因此C项符合题意。答案:C5.右面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C.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解析:目前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故A项错误;日本虽已经崛起,但其政治大国的地位尚未实现,故B项错误;此时世界格局呈“一超多强”的局面,各大国力量并不均衡,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6.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答案:C7.“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国并未放弃霸权政策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苏联已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压力。答案:A8.导学号92540150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其依据主要是()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C.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解体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解析:“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说明西方不能主导整个世界,这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影响,这与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有关,故D项正确;A项的冷战战略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排除。答案:D9.《新世纪头十年,地球未按照美国愿望转》中指出:“十年的经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