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圆学说等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的主要原因是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故C项正确。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答案A解析材料中宗教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思想骚动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因此材料所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故选A项。3.1492年,一位欧洲航海家带着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向西艰苦航行,终于看到了陆地——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这位把“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海家是()A.郑和B.马可·波罗C.哥伦布D.达尔文答案C解析1492年到达北美洲巴哈马群岛的是哥伦布。故选C项。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A.美洲的发现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C.殖民扩张的开始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的是1500年以后,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况,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一部完整的世界历史。A、B两项是具体表现,C项是手段,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5.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A.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答案A解析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属于“价格革命”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6.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西方问答》一书中介绍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殖民扩张B.“价格革命”C.黑奴贸易D.“商业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西欧国家随着大量白银的流入,引起物价上涨,并不是西欧的对外殖民扩张,故A项错误;材料“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是指大量白银的流入,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这是“价格革命”的表现,故B项正确;黑奴贸易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商业革命”是指商业联系的加强,商贸中心的转移,D项错误。7.阅读下面公元1500年存在的两种交通方式的运输成本对比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方式纯粹运输成本附加运输成本陆运很高(道路修建;运载工具结实;动力需求大)很高(易于设卡,易被盗抢)海运最低(路线选择空间更大;承载量远大于其他方式)最低(周旋空间大,不易盗抢;设卡点有限)A.海运代替陆运是必然趋势B.发展海运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C.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确保安全是选择交通方式的首要因素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500年属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海运成本低廉,并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从而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故C项正确。8.丝绸之路指从古代开始逐渐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新航路则是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北美等地的航路。二者同属于()A.文明交汇之路B.商贸互惠之路C.友好交往之路D.殖民扩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