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战争前第7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6·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该评价适用于()A.雅克萨之战B.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北伐战争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可知材料的意思是说以封建、落后的军事力量、制度对抗近代化的军事力量、制度,结合所学,最符合的是鸦片战争。A项交战双方都没有近代化,C、D两项发生时中国已有近代化武器。2.(2016·四川资阳诊断)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解析:选D。“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体现了清政府在关税问题上主权意识淡薄,与对外政策灵活务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闭关的认识问题和西学东渐,故B、C项错误;为了眼前利益而出卖国家主权,体现了清政府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故D项正确。3.右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Y)的是()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D.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解析:选C。根据漫画的时间信息“1858年10月”和关键词“条约”,可判断出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外国签订《天津条约》的史实,故C项正确;A、D项是《南京条约》内容;B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排除。4.(2016·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的消息传到欧洲,马克思就断言:“只要整个文明世界的压力还不能迫使英国不用强制办法在印度种植鸦片和不用武力在中国推销鸦片,那么这第二次鸦片战争将会产生同样的后果。”这说明()A.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英国减少了对中国的鸦片走私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发展C.走私鸦片是英国商品难以扩大其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D.扩大鸦片贸易是英国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将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劳动人民购买力低,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仍然不畅销,故C项正确。5.“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解析:选C。由题目中的信息“广州等五港口”可知此项规定颁布于《南京条约》签订后,此时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逐渐加深,故B、D两项的表述错误;清政府之所以禁止英商深入内地,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排除A项;由题目中的信息“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可知这应为“领事裁判权”的内容,该项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故本题应选C项。6.(2016·福建龙岩质检)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外交官参加会审;纯粹华人案件,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与此相关的是西方人在华的()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解析:选A。本材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