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1页
1/6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2页
2/6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3页
3/6
第八单元第23课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23]一、素养达标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把军阀、地主、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D)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B.国共结束对抗并走向合作C.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处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在农村地区打土豪、分田地等工农武装斗争,因而当时颁布《宪法大纲》体现了工农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而随着日寇侵华的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而1935年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主张团结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当时国共两党仍处于敌对状态,无法得出B项;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2.1932年年底,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开始对粤汉铁路沿线的湖南湖北地区、津浦路沿线、胶济铁路沿线等地进行调查,内容涉及煤矿的地点、交通设施、矿山公司的历史、组织、资本、工厂设备等诸多方面。国民政府制定上述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是(D)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发展B.革命武装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C.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考量D.日本侵华致使民族危机加深[解析]依据材料中“1932年”“国防委员会”及调查中国重要的铁路线和矿产资源等信息可知,随着日本侵华和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国民政府着手抗日准备工作,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不是上述措施的原因;B项错误,国民政府的上述措施主要是应对外患,并非基于中共武装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考量;C项错误,国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调查交通设施和主要矿产资源,与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的外部危机密切相关,并不是出于对改变传统工业布局不合理的考量。3.1935年12月5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声称“中国任何部分的非常发展,应当而且必须的不仅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并且为所有在华有利益的国家所关心”,“美国政府因此正密切地注视着该地区内发生的事情”。与此声明的发表有直接关系的是(A)A.日本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活动B.红军长征取得了重大胜利C.西安事变引起国际社会关注D.英、美在华侵略矛盾的加剧[解析]材料“1935年12月5日”“不仅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并且为所有在华有利益的国家所关心”表明,1935年12月日本侵华不断扩大,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发表声明,故A项正确;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完成,故B项错误;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项。4.1935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批评了党内那种否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错误观点,指出现阶段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论断(A)A.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确立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C.意味着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D.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传承与发展[解析]材料强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现阶段的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有利于联蒋抗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A项正确。中共二大时就已经确立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故B项错误。中共在南昌起义时便已经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了,故C项错误。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与材料中想要联合资产阶级共同抗日的主张不一样,故D项错误。5.《中国的近代化》:“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D)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解析]据“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材料所指为抗日战争时期,据“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知中华民族的民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