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马蒂第九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36gNaCl溶解在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故NaCl的溶解度为36gC.将1g某物质加入到9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10%D.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增大2.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下图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B.在t1℃时,a、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C.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4.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5.在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溶液A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A的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的质量分数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室温下,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6.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7.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8.A图所示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氧化钙D.氯化钠9.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B.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溶质质量=5∶1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D.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800mL二、简答题(共46分)10.(6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图一图二(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1.(8分)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3)如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是(填字母).A.冰B.氢氧化钠C.硝酸铵D.干冰E.生石灰(4)通过操作可将上述(3)中析出硝酸钾晶体与硝酸钾溶液分离.12.(8分)已知:①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