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第六中学九年级物理《质量密度运动和力》章节测试(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一、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各物体接近6厘米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B.铅笔盒的长度C.墨水瓶的高度D.5分硬币的直径2.下列物体最接近70g的是()A.一枚图钉B.一只鸡雏C.一张课桌D.一瓶可乐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上的游客,我们说她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4.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比乙的速度大,说明()A.运动时甲比乙用时短B.运动时甲比乙通过的路程长C.通过相同的路程,甲比乙用时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比乙通过的路程长5.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来说,下列各组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6.根雕艺术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无价瑰宝。根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树根在雕塑成根雕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形状7.下列关于力的认识中,错误的说法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业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8.一个最多能装5千克色拉油的塑料桶,若装水其质量将()A.大于5千克B.小于5千克C.一定等于5千克D.可能等于5千克9.对于“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过了漫长的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要义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10.三个盛满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ρ铜>ρ铁>ρ铝),则它们溢出水的情况是()A.放入铜块的杯子溢出水最多B.放入铁块的杯子溢出水最多C.放入铝块的杯子溢出水最多D.三种情况溢出水一样多二、多选题(都选出来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9分)1.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操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载物后调节横梁平衡时,可将平衡螺母左右旋动2.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苹果从树上落下B.磁悬浮列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C.钟表的分针不停地转动D.炮弹在飞行的过程中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只能改变形状D.物体形状改变了,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7分)1.单位换算:①78厘米=米②72千米/小时=米/秒③0.45吨=千克④1.0X103千克/米3=克/厘米32.“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地球绕太阳公转,这是以为参照物。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分钟内通过了300米的路程,它的运动速度是米/秒,它在前10秒钟的速度是米/秒。4.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若山与人之间的距离是510米,则人对山崖喊话,秒钟听到了回声。5.请在如图所示物体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1)人行走时的速度是1.1;(2)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_______;(3)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质量为985_______。6.液态的蜡在凝固时体积,密度。(填“缩小”、“增大”或“不变”)7.普通矿泉水瓶上标注“600ml”,其中水的质量是克。若用它盛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最多能盛克酒精。8.我们教室中空气的质量约是千克,看谁估测的准!9.力是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用手拍桌面,手感到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10.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仍会继续前进,这是由于篮球具有_______的缘故,篮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其原因是篮球受到_______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一个物体正在绕某一点作圆周运动,突然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了,那么它将_____。11.如图所示的情景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