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粮食企业调研报告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杜青林书记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主题”、“四项任务”、“四个优先”、“四个跨越”和“五年目标”的时代要求。全市粮食部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就要围绕市委“建设和谐*”和仲彬书记提出“五个突破”的工作要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团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粮食行业群体。一、提高认识,从理论和实践上认清构建和谐粮食企业的重要性。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新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伟大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全面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纲领性文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重在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粮食工作涉及全局,关系民生,是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粮食人应肩负使命,做好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第二、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到老百姓的“家和万事兴”,非常清楚地说明“人和”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条件。我们党的工作,历来都是以人民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最终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作出发展决策等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真正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和尊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第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回避的实践需求。建设和谐社会,涉及的面很宽,要做的事很多,关键是要联系自身工作实际,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准确把握切入点,求实创新,扎实推进。作为粮食工第1页共5页作者,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是粮食工作以人为本的体现。粮食工作者要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从粮食数量、质量、结构和安全等方面做好工作,做到数量充足、品种多样、质量优良、安全可靠,让消费者满意,保障大众利益。第四、讲求和谐,是粮食人做人做事的本质要求。粮食人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从“禾”从“口”,是“人口”与“粮食”的结合;“谐”从“言”从“比”从“白”,“言”是人的言语,“比”的本义就是两个人比高矮,引申为人的做事行为;“白”的本义是颜色,白色引申为纯洁,“谐”就是说话做事都要纯洁,不要参合私心杂念、胡作非为,《书·舜典》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因此,“和谐”二字加起来,与粮食人和粮食人的语言行为、做人品格密切相关,也是对粮食人的本质要求。二、理清思路,从发展目标上明确构建和谐的粮食企业的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必须增强学习的自学性和创造性,多方面地学习借鉴,多方面地调查研究,扬弃老观念、树立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在新形势下,全市粮食工作应以和谐社会为大局,“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粮食产业,建设流通网络,搞活粮食经济,实施依法管粮,确保粮食安全”。主要任务是:围绕一个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新跨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抓住两大任务。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两大任务。建好三支队伍。①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②企业家队伍;③经纪人队伍。构建四大体系。立足确保粮食安全,构建粮食购销储备体系;立足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重组,构建国有资产营运体系;立足强化社会粮食管理,构建粮食流通监管体系;立足龙头企业的培育,构建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第2页共5页实施五大工程。粮油加工产业创品牌工程;粮库精细化管理工程;新农村建设储粮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放心粮油连锁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紧抓六项工作。一是找准着力点,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二是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