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二次练兵九年级地理试题注意事项: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2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每小题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入该大题题后的答题栏,每小题1分,共20分)。1.某地位于东经1700,南纬20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位于东半球B.该地处于中纬度地带C.该地在南半球D.该地属于中国2.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转晴的是()4.地形分布格局相似的两个大洲是()A.欧洲、北美洲B.欧洲、南美洲C.北美洲、大洋洲D.亚洲、非洲5.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极地气候6.下列“国家-地区-工业特点”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中国-北京中关村-加工工业B.印度-班加罗尔-麻纺织工业C.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D.美国-硅谷-钢铁、汽车制造业7.印度虽然是比较贫穷的国家,但其高科技比较发达的原因是()①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②工业以高科技为主③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④工业基础雄厚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8.关于俄罗斯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品种和储量都比较贫乏B.矿产丰富,矿种齐全,资源能够自给C.矿藏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欧洲部分,而亚洲部分较少D.石油储量与产量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9.关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正确的叙述是()A.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B.美国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C.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在美国呈衰落趋势,在中国则蓬勃发展D.中美两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都位于西部地区10.澳大利亚是一个地理特征十分鲜明的国家,下列有关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广人稀B.以白色人种为主C.气候寒冷干燥D.位于南半球11.某食品卫生许可证为“皖卫食字(2012)第XX号”,该食品生产所在地是()A.河南省B.河北省C.湖北省D.安徽省12.某同学到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紫菜,其产地可能是()A.四川B.重庆C.安徽D.浙江13.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单一,资源丰富B.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地区差异显著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D.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14.关于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铁路北起兰州,南到拉萨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C.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往广东省D.西电东送工程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15.沿我国铁路干线,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广州,线路最合适的是()A.兰新-陇海-京沪线B.兰新-陇海-京九线C.兰新-包兰-京广线D.兰新-陇海-京广线16.我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都很丰富的地区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7.关于浙江、陕西两地居民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说法,正确的是()A.浙江居民的主食是小麦B.陕西居民的主食是大米C.浙江居民的传统运动项目是摔跤D.陕西居民喜唱秦腔、打腰鼓18.某政府想订购一批日用品送给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你认为下列物品对他们最有使用价值的是()A.高压锅、太阳灶B.电风扇、竹凉席C.雨伞、鞋套D.自行车、电视机19.德州春末夏初发生的灾害是()A.寒潮B.干旱C.涝灾D.台风20.德州与青岛相比,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能源丰富C.技术先进D.工业基础好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30分)1.下图为赤马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1)图中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2)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3)在图中①、②两条考察路线中,考察小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_________路线,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路线。(4)若甲、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则这条河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___处。2.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写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