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答案填在卷首的答案区)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B.蜡烛C.蔗糖D.花生油3.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4.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B.硝酸铵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5.室温下将一杯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能看到有少量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溶剂质量减小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6.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托盘天平D.蒸发皿8.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9.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水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温到60℃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10.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1.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13.在水的净化探究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浑浊,下列可能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滤纸破了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上有小气泡C.开启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气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15.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二、填空与简答题16.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17.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填名称)。(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能够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实验室要配制50克2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克水。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1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g,水g。(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