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初三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请注意:l.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下列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A.化学是一门创造出新物质的自然科学B.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C.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化学为满足社会需求所做出的贡献,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D.应大力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2.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B.“水韵兴化”实景C.电解水探究D.相互划刻光合作用演出燃放烟花水的组成比较硬度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B.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C.钢是纯净物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4.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从环保角度考虑,你认为下列餐具在“一次性餐具”的发展中最有前景的是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银质餐具5.因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让部分中国人惊恐万分,纷纷抢购加碘盐,认为可防辐射。事实上,能让甲状腺直接吸收并防辐射的是欧美等国家在食盐中添加的碘化钾(KI),而不是我国在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KI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碘酸钾和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不同B.普及化学知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C.核电站的爆炸等完全是天灾,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任意改造自然D.碘酸钾和碘化钾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物质6.据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进行饲养。“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8Cl2N2O,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下列对于瘦肉精认识正确的是A.瘦肉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2:2:1B.瘦肉精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C.瘦肉精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核7.最近“纸火锅”(如右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8.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液体读数C.NaOH固体称量D.测定溶液的pH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B.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凡是加入硝酸钡溶液有上述现象的一定是硫酸盐溶液。C.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与操作方法A食盐和纯碱食醋,观察有无气泡B黄金和黄铜观察外观C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灼烧,闻气味D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13.下列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14.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的分类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C.“低碳经济”的措施D.用“化学”眼光分析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①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