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A)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于社会却是一种恶行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解析:凯恩斯主义认为,避免经济危机的关键是实现充分就业,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经济职能,B、D两项错误。C项与题干材料无直接关系。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A项正确。2.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73年)是发展的“黄金时代”。第二阶段(1974~1982年)为危机与“滞胀”时期。第三阶段(1983~1990年)经济复苏,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债务负担沉重。第四阶段(1991~2001年)进入“新经济”时代(低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答案为A项。3.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胀”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C)A.增加货币发行量B.扩大政府开支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解析: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相继进入“滞胀”状态。凯恩斯学派的核心是国家干预,而题干说明撒切尔政府采用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故其采取的应是淡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扩大开支、增加税收仍然是政府在干预经济,故排除A、B、D三项。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希望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即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选A项;美国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并非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故B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体现了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让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并非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错误。5.美国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的明显不同在于(C)A.是否注重可持续发展B.是否加大对教育的投资C.是否实行了赤字政策D.是否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解析: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实施了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的政策,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6.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入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这些措施(C)A.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均完全放弃了凯恩斯理论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联邦政府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不断的调整,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7.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人把政府提供的福利看作为自己的“福利权”,分不清楚“权利”和他人“给予的权益”。这种观念(B)A.增加了社会问题发生率B.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降低了社会消费总水平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在“福利国家”制度下,受救济者只知享受福利,而忽视“高福利”是由“高税收”提供的,这种观念会让人们忽视生产,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故B项正确。8.在《福布斯》杂志开展的“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排名榜中,克林顿排名首位。这是因为克林顿(D)A.构建起太平洋商业...